几年时光(三)

2017-11-01  本文已影响0人  薄烟雨

      毕业四年,小伙伴们都奔向了自己选择的生活道路。朋友圈的人数越来越多,称得上朋友的人越来越少。被家里催着问啥时候解决个人问题的时候,才意识到剩男的帽子就要抗起来了。

      时间追着你奔跑,你若原地不动,一茬一茬的事儿便接憧而至。事儿越多压力越大,这跟流水线上的工人面对堆积在面前的半成品时的心态一样。所以生活需要计划着来。25岁不谈恋爱可以说是寻找真爱,家里人也能忍,27岁再不谈恋爱,拿同样的理由就显得勉强。同学圈里的喜糖发了一轮又一轮,晒婚纱的晒娃的一茬接着一茬,我的流年似乎要在岁月里渐渐荒芜了。有点悲观,打住,打住,哈哈哈,尬笑。

        .......

        计划是很重要的。真正规划一件事情,感觉也很棒。特别是看着事情按着自己计划发展着便会有种一切尽在掌控之中的自得。更重要的是当事情发展到了计划之外,往往会因为前期详尽的规划而不至于乱了方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自然是这个道理。

        我一同学,特别喜欢湖南卫视,每次谈论湖南卫视的节目都能头头是道,眉宇间流露出向往像是在说着自己最幸福的事。每次湖南卫视从他嘴里的出现时,听到的也只觉得说说而已。毕业一年后他真就进入湖南电视台,所有人都惊讶于他梦想成真。后来听他说起这件事时,他手中一本厚厚的报纸剪辑着实的震撼到我,那是他大学四年给所有报纸刊物投去的并发表出来的稿件。他说正是这本厚厚的稿件让他在众多求职者中脱疑而出。

        有个放羊娃的故事:“你每天干什么?”“放羊。”“放羊为了什么?”“挣钱。”“挣了钱呢?”“娶媳妇。”“娶了媳妇呢?”“生娃。”“生了娃,让他干什么?”“放羊。”……

        多数人觉得放羊娃可笑,撇开可笑,其实这也是种规划。合理不合理暂且不论,这个放羊娃有这种意识就超出一些人一大截。做不做是态度,做得好不好是能力,有了规划意识才能谈规划的好与坏。

        人人都可计划,计划的合理性可行性则来自于个人的阅历和自我修练。毕业几载,曾经觉得差不多的那些人,渐渐的拉开了差距,而这种差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前段时间王建林的那句“先定个小目标,赚它一个亿”之所以让人听了只笑笑不说话,大抵关注的都是那一个亿。作为普通人,其实可以想想怎么定出那个适合自己的小目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