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馆人文社科港湾杂谈

迷信与信仰的区别,搞不清楚祸害无穷!

2018-06-18  本文已影响140人  哲学诗画

真正的信仰是建立的科学的认识世界上的,绝不是让我们去迷信,去什么都不思考的就去相信和侍奉神灵。为了区分好迷信和信仰,搞清楚二者的差别,避免掉入到迷信的泥潭或深渊,我们一起来看看西方的科学家兼哲学家是如何看待迷信的。

哲学家认为,对于神,与其乱发谬论,不如缄口不言,不言仅为不信,但乱言则实为不敬,而迷信则无疑是对神灵的神圣的亵渎。对此,普卢塔克(古希腊传记作家)说:“我宁愿众人说世上根本就没有普卢塔克这个人,也不愿他们说有一个普卢塔克,他在儿女一生出来时就把他们吃掉了。”

我们对自我的态度,取决于我们对神灵的态度。在西方社会,对上帝的无礼程度越大,对人的危害程度就越大。无神论把人类交托给了理性、哲学、骨肉亲情、法律和功名,这些东西虽然不含宗教,却可以成为一种外在的道德原则。但是,迷信是在拆毁这些东西,是把一切符合人性的东西打倒,并在人心里建立一种独裁的专制。所以,无神论从来都没有危害过国家,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使人克已自制,不问不关己的事情。

在西方,无神论盛行时,如奥古斯都·恺撒时期,都是文明盛行之时。但迷信却一直都是许多国家的孽源,它导致了一个最高的不容置疑的权威中心,扰乱了正常的自由理性思想的发展。迷信的大师往往隐藏在民众之中,披着信仰和慈善的外衣。凡有迷信之处,都是智者跟从愚夫,大家一起砍掉自己的双手,挖掉自己的双眼,不再相信自己的理性和经验,结果是理论掉转次序地要对实践削足适履。

在由经院派哲学家(中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他们致力于把思想纳入一种逻辑的形式中)之信念占很大影响力的特兰托公会议(由教皇于1545年召集的天主教第19次公会议,力图联合各派势力打击宗教改革力量,并在内部实行调整的历时18年的漫长会议)上,有些主教郑重其事地说:“经院哲学家就像是天文学家。当天文学家虚构出诸如离心圈、本轮及类似的轨道论,用以解释天文现象时,他们知道这些东西是莫须有的。”并且,经院哲学家沿用此手法,创立了许多复杂、奥妙的原理和定律,用以解释教会的实践生活。

迷信的几种原因:

1.礼仪上,重愉悦和感官感受;

2.外貌上,重形式和外表虔诚内心却冷漠;

3.传统上,重盲目信从和崇拜,相信权威教会说的一切;

4.人事上,主教们千方百计地谋算个人的野心或利益;

5.心理上,重出发点之良好,以至于为自大和标新立异大开方便之门,总以善良标榜自己;

6.神学观上,以凡人之心度神圣之事,以至于产生了混乱的妄想;

7.历史处境上,既是时值蛮荒时代,同时又遇见了天灾人祸;

在真正有信仰和智慧的人那里,毫无隐讳的迷信是一种丑恶,就如同一只猿猴太像人就只会丑上加丑一样,迷信到了类似宗教的程度只会变得更加丑恶。对于这种披着信仰的外衣,实际上干着非人勾当的权威宗主,我们常人最好避的越远越好,以免受到他那蛊惑人心的煽动和欺骗。

关于迷信的哲理总结——

迷信源于内心的寂寞、孤独和对世界的不确定不明了,继而在心中形成一种迷茫和矛盾,这是一种人格的自我麻痹的表现。迷信实质上不是教人敬畏神,而是在一种愚蠢的方式亵渎神

在智慧者眼里,迷信之人如同跳梁小丑,即便他伪装的再好,人生之舞蹈舞的再好,也会让人看起来面目可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