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读书笔记二
part1 懒惰思维与延迟满足的矛盾
①"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保持连贯的思维或时不时积极思考都需要自我控制力。尽管没有作过系统的研究,但我认为不断转换任务和提高大脑运转速度,从本质上说是不会让人感到快乐的,人们总是尽可能避开这种情况,这就说明了为什么最省力法则能成为法则。"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遇到新的问题或者是挑战,第一反应就是想着怎么逃避,因为我们觉得去解决或者处理这件事会非常费劲,不想开始。这也如我们常常说的万事开头难。但我们也发现一旦开始去做这件事,会发现其实也没有那么难。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感觉到压力很大,感觉到不快乐。如此来看,我们在面对每天都不一样的工作内容时,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控制力和注意力,我们需要更加努力,所以我们会感到不快乐。从这个科学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我们也许不再觉得工作=不快乐了,而是有挑战的,强度大的工作可能会比较不快乐……
②心理学上把无须作出努力的状态命名为心流。"体验过心流的人将其描述为一种将大脑注意力毫不费力地集中起来的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使人忘却时间的概念,忘掉自己,也忘掉自身问题,他们对这种状态所带来的愉悦感的描述非常吸引人。""很多活动都能带来心流体验,不论是画画还是摩托车比赛。"
在遇到压力需要排解的时候,我们常常需要找到这种心流状态。因为在压力过大的时候,我们常常无法正常思考,情绪也常常在几近崩溃的边缘,我们很难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并同时保有愉悦感。所以我们需要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心流体验,让自己能暂时的待在那个让自己集中注意力的轻松世界里,暂时的忘掉烦恼,忘掉自己,忘掉所有的问题。今天,我体验了两个小时的心流状态--画画。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7232/2d1fe559652b82ab.jpg)
part2 又累又饿的保释官更可能否定保释申请
①"自我控制和认知努力是大脑工作的形式,这一观点已得到广泛认同。有几项心理研究表明,人若既有认知任务在手,又同时受到诱惑的影响,就容易屈从于诱惑。"
如果有工作任务或者学习任务的时候,朋友或者室友约你一起吃火锅,通常都会陷入纠结之中,最后屈从于朋友之约。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我的理解是,认知任务常常需要付出努力,个人会倾向于不快乐,但是诱惑只需自我控制,常常不需要付出努力,让人比较愉悦,所以生活中我们常常容易失去自我控制,屈从于诱惑。减肥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在减肥期间,受到美食诱惑时,通常也会屈服。因为减肥的过程太过于痛苦,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但是美食的诱惑只需要自我控制,一般情况下,我们也控制不住自己,而屈从于美食的诱惑。
②"过多关注自己完成一项任务的结果就会给其短时记忆,增加毫无意义的思想负担,进而影响其整体表现。""如果你必须强迫自己去做某件事,而此时这件事又面临一个新的挑战,你就会很不情愿或是根本无法进行自我控制,这种现象被命名为自我损耗。""自我损耗的影响能通过注射葡萄糖得到缓解。"
这个理论,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认识自己。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在做某一件事的时候,总是过于在乎结果,或者对这件事情有很高的期待,自己的压力就会非常大,往往最后这件事的结果是事与愿违的。在工作中,我们常常感觉到不开心或者痛苦,特别是在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还要硬着头皮继续的时候,痛苦甚至会加倍。此刻,我们正在进行着自我损耗。然而,我们在职场上,很多时候没有机会选择自己所做的事情,此时我们需要先停下来,吃点含糖的食物,比如巧克力,糖果等,来缓解自我损耗给自己带来的影响,这样虽然不能改变我们还是需要继续做不想做的事情本身,但是可以缓解给我们心理上带来的伤害。也许结果也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