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回忆像座城回忆

2019.04.22随笔 | 生日音乐蜡烛的使命……

2019-04-22  本文已影响0人  白鸟酱

今天坐在工位上的时候,窗外突然传来了一阵若隐若无的音乐声。

听起来像是小时候,家乡小道行驶的车上播放的车载音乐,由远及近,只一会儿就听不大见了。

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我想了很久,才想起来。

是了,极为熟悉的。

似乎和以前姥姥家院子里每年都会响起的音乐声音一样。

姥爷的生日在阴历二月十九日,每年这个时节,雪几乎已经尽数化开了,风吹在身上还是有些发凉。

现在这个时候,再往前推一个月也就是了。

上个月姥爷刚过完他今年的生日没多久,那时,他还是很康健的。

我在爸发来的视频里看到了一大家人,姥爷他们都在乐呵呵地吃饭。

只没想到,今年竟是最后一次见到了。

从我有记忆开始,每年姥爷、姥姥过生日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大大的生日蛋糕,年年都是不同的花样,唯一不变的是,上面会用大红色的果酱写成一个寿字,或者再加一个寿桃或寿星公,这是家里小辈的一点小小心意。

那是长辈们特有的事物,我们小孩子过生日是没有的。

这样的一个蛋糕,还会配上一个专门的生日音乐蜡烛。

做成个莲花的模样,粉粉的塑料花瓣紧紧包在一起,下面是个绿色的塑料荷叶,再往下,是白色的三个立住的角样式的底座。在吃蛋糕之前,要专门将它插在蛋糕的寿字缝隙中间,然后用火柴或者蜡烛引燃中间的烛芯。

是一根白色的细线。

点燃之后,细小的火苗会顺着烛芯一直烧下去,在中间喷出一注不大不小的呲花,然后塑料花瓣顺势打开,每片花瓣上面立着一根已然引燃的蜡烛。

在烛光中,它会响着生日歌。

音乐蜡烛会在吹灭蜡烛之后被整个拿掉,那里面有一块锂电池,也没人会去专门将它拿出来,是以生日歌一向要响很久。

随手就扔进姥姥家的院子里,我们就在窗外隐约的歌声中切开蛋糕。

寿字是一定要切给过寿的老人吃的,这是我们家的惯例。

寿字的笔画太多,有横和撇都很长,哪怕将整体切掉了,也还会有些边边角角的果酱剩余。我小时候喜欢贴着边再切一块,因为上面的红色果酱实在很吸引人。

在我小小的心里,总觉得有果酱的蛋糕较没有果酱的好吃许多。

但也只是一顿新鲜。

后面的蛋糕就不怎么好吃了,往往要放两至三天之久,才会慢慢吃完。吃到后面,蛋糕上的奶油变得有点硬而薄,还有点奇怪的味道。

我觉得变质了,就更不喜欢吃。

家里的大人会当成主食,每顿饭吃一点,直到吃光。

有时候蛋糕盒上剩的奶油姥爷觉得丢掉可惜,便用切蛋糕的塑料刀一点一点刮干净吃了。

丢掉的是一个干干净净的盒子。

上面有点奶油干涸的印记。

后来,小孩子都渐渐长大离开家,家里没什么人喜欢吃蛋糕了,于是近些年便也不怎么买了。

但我仍然记得,每年过完生日之后的一段日子里,每天推开姥姥家的门,就能听见隐约的生日歌声响。

也许在黑红的砖墙之间,也许直接丢在地上。

一个残破的生日音乐蜡烛,仍然不辞辛劳地唱着生日歌。

开始是很规律的,后来随着电量的消耗,就渐渐听不清了,刺刺拉拉,若隐若现。

有时不过三四天,有时一个星期。

便就彻底听不见了。

那个时候,姥爷就会拿起它,出了门,丢进垃圾堆里。

孤零零的。

这个生日音乐蜡烛一生的使命就完成了。

2019.04.22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