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理几个概念---跨学科主题学习(二)

2022-08-02  本文已影响0人  卌行

在读了郭华教授关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文字后,对其意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觉得在小学阶段打破学科壁垒的重要性。

最喜欢这两句:不能因为跨学科就忘了学科本身的任务。我们要看到不同学科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而不是忽视它的独立价值。那么,是不是有多学科存在,就是跨学科学习呢?像我校在上学期有好几位老师尝试多学科教师授同一节课,算是跨学科主题学习吗?

带着这个疑问,继续查找资料。多学科学习出现在我的视野中。从查找的资料中显示,多学科学习不代表着就一定是跨学科学习了。跨学科学习需要主动地建立之间的关联,而不仅是学科之间简单的综合。

因此,也很喜欢这句:跨学科学习,是基于学科主动跨界。

在研读跨学习学习的时候,避不开的话题是综合实践活动。郭华教授说:“一旦让学生活动起来,尤其是问题解决的活动,一定是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性很强,那它是跨学科的,还是跨学科是综合性实践活动呢?两者是否存在并属关系?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的刘玲博士专门谈了综合实践活动与跨学科学习之间的关系。

她认为: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它就是一股中间力量,是从各个学科自己本体性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当中去选择一些主题、选择一些项目、选择一些任务群来开展学科内部这种纵向的实践活动和内部的小综合。而综合实践活动是独立设置的必修课。

行动路径是不一样的。尽管都强调知行合一,强调学科综合知识的综合运用,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入手点是生活,它的行动路径是从生活当中的现实问题来,基于这些问题再回头寻找有哪些知识能解决这些问题,怎么运用这些知识,开展哪些活动解决这个生活问题。而跨学科的主题学习活动,它的路径是从学科本质出发,是从学科的核心素养出发,为了这些知识的整体的学以致用,从学科本质、学科逻辑、学科基本概念出发,然后看看这样的一些基础概念、基础知识怎么样能够在这个学科内部融通。它的入手点是从学科出发的,不像综合实践活动是从生活里面的情景出发的。

当然,刘博士也强调:实际上他们之间边界没有那么的清晰。

进一步,可以查查课标关于跨学科课程的描述:

在关于课程方案的主要变化中提到:将劳动、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它启示我们,有的学科本身就是跨学科性质的,还比如道法、科学、艺术等。就连数学中的应用题也可以说成是跨学科的)

在基本原则第4条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中提到: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加强综合课程建设,完善综合课程科目设置,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

在课程设置中提到:综合实践活动侧重跨学科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在《数学新课程标准》(2022版)中提到:综合与实践主要包括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等。第一至三学段主要采用主题式学习。主题活动分为两类:第一类,融入数学知识学习的主题活动。在这类活动中,学生将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感悟知识的意义,主要涉及量、方向与位置、负数等知识的学习。第二类,运用数学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的主题活动。

这两个内容的启示是:跨学科也是综合与实践的部分。内容来自两方:一是自学科内向外的打破,一类,通过外在的任务自动贯通学科,发挥学科的育人价值。

看到这里,可以发现,综合实践与跨学科是分不开的。

再查查2017年教育部颁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的定义以及课程安排: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可以看出来,综合实践活动是跨学科的。

因此,我们试图这样统称:跨学科学习。它可以分为:学科自内而外的破茧课程;一类是由外向内的融通课程。前者可以是某学科或某几个学科做为主导,后者是根据任务的需要选择学科的内在价值进行支撑。两类都可以用活动方式呈现,甚至有时,是无法进行细致区分的。

当然,还需要继续厘清一些问题: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占本学科总课时的10%,综合实践活动是每周一课时,而且都很清楚,这一课时,是可以进行统筹的。那既然两者边界没有那样的清晰,因此,为了达成共同的育人价值,有的活动就可以统筹安排,不必那样计较分明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