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意思练字&书法读书

笔触之间 | 慢科学读《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

2018-11-07  本文已影响9人  慢科学

平时大家聊起书法,一定是感觉非常熟悉的,毕竟我们每天都在接触文字的书写,从小也都多少练习过用毛笔写字。这个“一”字该怎么写,“永”字该怎么写,都能说出个一二三。而且聊起书法家,中国历史上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比如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米芾、黄庭坚、八大山人、齐白石……等等,更是如数家珍。书法的美,以及它对于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在我们的心目中自然是无可置疑的。不过熟悉归熟悉,如果把书法放到绵长的历史长河中,能够清晰地把握书法的发展脉络以及各个阶段特点的人,恐怕却不多。而这一点,对于更好地欣赏书法作品,则是相当关键的。我们在知道一幅字好的同时,还能知道这幅字好在哪里,以及这种好的历史渊源是什么,这就是更深一层的意趣了。当然,我们作为普通人,并不需要有学术般的精准深入。但了解一些这方面的常识,还是很有意思的。所以我今天就要分享给大家一本由日本著名书法家,书法史学家——石川九杨在上世纪90年代写的《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正如书名里包含的,这是写给大家,写给普通人看的,所以整体内容简单清新,处处透着干练简洁的美感。

提起中国书法,一般人十有八九会首先想到王羲之和他的《兰亭集序》。他那么有名,几乎成为了书法的代名词。不过我们可是知道,王羲之并没有一幅真迹流传至今,我们今天看到的《兰亭集序》、《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都是后人临摹的作品。所以王羲之的书法形象是不真确的,至少是模糊的。从这一点来讲,如果王羲之的书法仅仅是“美”,而没有其它一些特殊的意义的话,是很难获得今天这样的地位的。那么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为什么会这么特殊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把王羲之的书法,放到整个书法史中去看。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人。在那之前,纸张还是比较稀罕的物品。所以早前时代的书法其实不应该叫做书法,而是刻法,是刻在甲骨、石头、印鉴上的。而刻法是随着时代的演进不断变化发展的,有各种不同的形式。比如骨格刻法、轮廓刻法、没骨刻法等。这是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避免不了的演进过程。而书写,作为较晚出现的形式,自然也不例外,“书写”本身经历着快速的变化,直到王羲之的时代依然显得比较稚嫩。不过那时候在书写的节奏上,逐渐出现了“二折法”,它与我们现在认识中的毛笔字写法有很大不同。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我们用毛笔字写“一”这个字的运笔,先是落笔,顿一下,然后往右运笔,到结尾处再顿笔回收。这个“一”字就写成了。很明显,这里面包含了三段节奏。如果给这个过程模拟地配上音的话,就是“咚——嘶——咚”,所以这就叫“三折法”。而王羲之时代的书法不这样,人们下笔时通常只包含两段节奏,顿笔只出现在开头或者结尾。用拟声词来表现的话,就是“咚——嘶——”或者”嘶——咕——”。当时这种顿笔或者节奏的变化没有一定的规范,大家自由理解、自由发挥。这样一来,整体的书法作品就显得比较稚拙,凌乱。在这个时候,王羲之出现了。他的高明之处在于,艺术性地整理了“二折法”的表现形式,较为整齐优雅地呈现出来。我们去细看王羲之的作品,就会发现他把“二折法”发挥到了极致,清晰、有力、流畅,同时又表现出了很好的规范性,让节奏得到了很好的表达。所以说,王羲之对旧时代的书法做了一个总结,是旧时代书法的“终结”。

不仅如此,王羲之还在这种“二折法”的主旋律中,创造出了新的韵律。比如以前的人们写“横折”这样的笔画,并不注重韵律的变化,横是横,折是折,中间没有有机的衔接。而王羲之在写“横折”时,将这个笔画处理成了圆润的回旋,先起笔,再横,然后略略收笔,然后回旋向下。再比如“捺”这个笔画,普通的“二折法”在笔画最后没有笔触上的变化,直接右下收笔。而王羲之则是顿笔起笔,然后运笔,最后收笔前又有一个用力加粗的过程。别小看这一点点的区别,它说明书写者意识到了笔与纸张的接触摩擦,超越了简单的“二折法”,对笔触产生了更为复杂的意识。而这种意识,在过去是没有的。这样的笔法已经蕴含着现代书法“三折法”的萌芽了,它开创了今后很长一个时代的节奏法的主要基调。从这一个角度上说,王羲之的字,又是现代书法的起源。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被称为“书圣”,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那么,在王羲之以后,中国书法基本是在“三折法”的大体框架下平稳发展,偶有交错升华。其中,楷书则是“三折法”的典范,它在唐代达到顶峰。楷书在历史上,有三幅作品最为有名。分别是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以及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其中《九成宫醴泉铭》因为其字体严谨整齐,风骨屹然,被称为“楷法之极则”。楷书书法到这里,就基本成熟、完善了。再往后到了宋代,又出现了“北宋四大家”,分别是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也有一种说法是蔡京。不过在《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这本书里,作者石川九杨认为,蔡襄和蔡京的书法水平,与苏、黄、米三人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这里采用了“北宋三大家”的说法。苏轼有一幅代表作,叫做《黄州寒食诗卷》,这里面很多字的上半部分都向右倾斜,而有些字却又是上左下右倾斜的,文字结构十分的扭歪。黄庭坚的《松风阁诗卷》中,左撇右捺被拉长到极限,主要的横画也向左边延伸;米芾的《蜀素帖》,主轴上左下右歪,字形很难称得上是匀称的。与王羲之相比,北宋三大家书法的共同点就是笔触如波涛般汹涌,字形扭歪,结构颠倒,排列倾斜。这样的笔法,虽然对于身处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来说,可以说是见怪不怪,相当习惯的。但对于当时的人来讲,这样的写法却是一种巨大的变化。这说明书写者在既有的框架外,开始尝试更多的可能性。书法已经开始脱离文字的载体这个相当局限的角色,开始发展出自我意识。

时间往后推进到明代,又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就是更多的笔触形式出现了。在唐代之前,写字没有什么笔触变化,毛笔总是以相对稳定的角度与纸张接触,通过运笔的速度和深度来表现艺术感。而明代的书法中,更多地出现了以各种角度接触纸张的形式,有的垂直,有的侧躺,有的扭曲,有的逆转,这就赋予了书法更多的表现空间。到了明朝末期,还在草书的基础上出现了连绵草,字与字之间绵延相连,浑然一体。传统的“三折法”在这里又被重新整理、塑造。

到了清代,随着扬州八怪的出现,“三折法”开始解体。大家有空可以去搜一下扬州八怪的书法作品,可以发现即使按照现在的眼光去看,这些作品的表现形式都是很激进的,甚至显得很怪。他们不再按照既有的节奏进行书写,而是奔放不羁地创造新的节奏。要么是大大弱化折法的表现,要么是把三折增加到多折甚至是无限折,让笔画处在一种“颤抖”的平衡中;再有就是进一步模糊书写节奏和框架,营造出一种看似幼稚的字体结构。听到这里,大家是不是会感觉有些“乱来”?不过,这恰恰正是书法进一步突破限制,从而达到新的艺术境界的外在表现。因为当我们以一种原初的视角去看待书法的时候,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其实本来就没有必要和文字绑定在一起。它是一种独特的视觉艺术形式,有其特点,更与绘画相通。所以书法在原理上尽可以摆脱字形、框架、意义、法则的限制,更专注地表现“美”或者仅仅是“美的观念”。仔细想想的话,这一点其实和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脉络有几分相像。西方绘画艺术也是沿着从具象到抽象,从抽象到观念的路径,一路发展演变过来。当绘画不再是再现现实世界的载体,那么绘画就成为了真正有灵魂和自我意识的存在。中国的书法,也是一样的道理。

不过话又说回来,书法发展到这个阶段后,既有的规则、法度几乎都被打破了。那么对于书法创作来讲,其实难度也更高。好的作品与俗恶的作品之间的界限,变得越发模糊。这就是为什么在现在这个时代,会有更多恶俗的、故弄玄虚的书法作品出现的原因。很多号称是书法家的人,其实书法意识是孱弱的,更多时候不过是在虚张声势。纯洁善良的我们,在读过今天分享的这本书之后,可是要再花一些时间去看一些好的书法作品,不要上了那些伪书法家的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