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成长一点

脑子进水说法的由来

2018-01-02  本文已影响22人  乌卓

隋朝时,越王杨素跟儒林郎侯白聊天。

杨素说:儒林郎,我出个问题考考你。

候白说:您说吧。

杨素问:假如我挖一个百尺深的坑,坑内填有虚土,让你纵深跳进去,你该如何出来呢?

候白不假思索:我用针就可以出来。

杨素不解:用针怎么出来?

候白回答:用针把我脑子里的水放出来,我就出来了。杨素大奇:脑子里怎么会有水?

候白答:脑子里没水,我跳进那么深的坑干嘛。

这是《太平广记》里记载侯白的趣事。关于秀才候白,有趣的事情很多,在此再举一例。

有个人姓出,叫六斤,全名就叫出六斤。他要拜见杨素,但是不会写名片。就委托候白给他写名片,候白就写了个六斤半有事求见。

杨素看了这人名字很奇怪,就问他怎么叫六斤半。出六斤摇头说我叫出六斤,不叫六斤半。刚才遇到候秀才,他给我写的名片。

杨素就叫来候白,责怪他说人家叫出六斤,你怎么写个六斤半?

候白振振有词,我听他说叫出六斤,但是身边有没有秤,就估摸着帮他多说点,六斤出头就写成六斤半吧。

候白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战国的晏婴、汉朝的东方朔、清代的纪晓岚,总是能在别人想不到的地方抖一下机灵,让人忍俊不禁。

司马迁的《史记》中,有六十六篇滑稽列传,专门颂扬淳于髡优孟优旃一类滑稽人物的“不流世俗,不争势利”的可贵精神。

《史记》当然是一本严肃的史书,“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但正是这些人的存在,让我们在翻看那些严肃的史书时,才知道我们汉语还是这么有趣,古人也不都是峨冠博带道貌岸然,也有许多有趣的人,在点缀着我们的五千年文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