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木棍,还可以用皮带

2019-04-15  本文已影响0人  妙丽秀秀

常常有工作很忙没空督促孩子练琴,进步很慢的家长纠结是否让孩子继续学琴。

“老师,孩子学琴却不练琴,那学着还有什么意义?”

我的想法是:首先,孩子愿意学琴而不练琴太正常了,上课时老师带领着玩中学很有意思,但回到家,除了有表演考试比赛等外力逼迫愿意练一下,日常一个人在家练琴太枯燥了。如果没有父母碎碎念加斗志斗勇,你哪能指望一个孩子的自制力。。

孩子往往只选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不是应该做的事。可是被“教育”后,成人渐渐失去了这种本能。所以自愿被996的人那么多?

其实大人的自制力一定比孩子强么?我看也未见得。

除了木棍,还可以用皮带

骏驰来上课了,今天爸爸妈妈都没空来听课,他自己来的。我照常问:

“这周练琴了吗?”

“练了。”

“殴?这么乖,有进步了,是自觉练的?”

“不是,是爸爸逼我的,他拿旧弓木棍坐在我旁边盯着,不练抽我的屁股。”

“哈哈,原来如此,痛吗?”

“很痛啊。”

“那你怕爸爸吗?”

“不怕,我怕的是木鞭子”

“那你希望爸爸换一种方式提醒你吗?不用棍子,鞭子,而是温柔的提醒你说,练琴时间到了哦,宝贝。”

“那可不行,他如果那样子的话,我可能会懒惰。”

“这样呀,那岂不是只能用棍子鞭子才有用?”

“不会啊,爸爸还可以用皮带。”他给我比划了一下把皮带从裤腰里抽出来的样子。

“皮带?!那不是更痛?”

“是啊,那我一定会马上练琴的。”

他如此理解甚至认同爸爸打他是我意料之外的,我回顾了以往我妈为督促练琴打我的时候。我就很不理解,哭的特别伤心,不是因为打在身上痛,而是她生气厌恶的表情让我害怕和心痛。

除了木棍,还可以用皮带

5岁小男孩轩轩来上课,奶奶进门高兴的告诉我轩轩最近有个新变化。

“以前带我们他去书城,他都是直奔四楼儿童图书玩具区,现在去书城,他必先跑到二楼的音乐馆去转悠,我们都不知道那有个音乐馆,他不知道怎么就找到这个地方,里面好多琴谱啦,歌碟。”

学琴有什么意义?

不是让孩子以后成为音乐家,或者称为演奏高手,而是给孩子多一种体验和了解。让孩子与世界多了一种链接,这种链接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如果没有学琴,2楼的音乐馆和其他地方就是与轩轩没有关系的地方。他也永远不会发现它。

就像写作让我每天与你有了链接,仅仅是这一项功能就足矣让我坚持下去。
除了木棍,还可以用皮带

此画是宝宝出生后第一幅油画,今年最后一副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