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真挚的情感和破碎的家庭

2019-11-16  本文已影响0人  东瓜科蛰
《少年的你》

人生在世,你无法控制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但仍需要承担由此带来的所有责任。陈警官多次告诉陈念,成人的世界是自由的。但他又怎么知道自由的世界住着全是不自由的个人。这是一个关于校园欺凌的故事,胡小蝶的自杀,和陈念的自我救赎,让我们看到面对欺凌时,两个个体完全不同的应对方式。只是,她们都是未谙世事的高中三年级女生,又如何能要求所有遭遇欺凌的学生都能像陈念一样勇敢地站出来,又有多少班主任能像陈念的班主任一样肯定她的行为。如果有,也很少,否则,校园霸凌就不可能暗中疯狂滋生。

当我们审判学校霸凌者时,我们在审判什么,是他们的行为吗,是他们行为的后果吗,还是在伸张正义?之所以需要思考这个问题,是因为受虐者和施虐者都是不自由的个体,他们无法承担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请注意,我不是在为施虐者开罪。在电影中,陈念、小渺、魏莱、刘北山、胡小蝶,他们的家庭背景被刻意淡化,但又若隐若现地暗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推动力量。魏莱害怕父亲,但又渴望得到父亲的关爱,因此,一听到有人要报警之后,她立马就“怂”了,因为她不想再次复读,不想父亲对她失望。小渺的父母远在深圳工作,指导小渺要留校察看后,赶回学校,磕求学校再给小渺一次机会。

但是,磕求失败,父亲便家暴小渺。刘北山父亲抛弃娘俩,母亲为了改嫁又抛弃北山。胡小蝶家庭没有出现,不好猜想。陈念家庭也不完整,母亲一人承担抚养责任,但因投资失败,只能远走他乡躲债。一个个支离破碎的,暗潮涌动的家庭,让生于其中的孩子无法获得正常的教育,和获得正常的家庭关爱。在成年人自由的环境中不自由地成长,为什么她们需要承担她们无法背负的责任。

学院霸凌不是个体欺负个体,而是整个社会欺负个体,受虐者和施虐者在社会面前都是受害者,在家庭面前,都是受害者。成年人的世界或许可以要求每个人都像陈念一样勇敢地站出来,去做对的事,也可以惩罚魏莱残暴冷血的暴力行为,但是对于不自由的她们,成年人又能要求她们什么的。回到段首,当我们审判学校霸凌者时,我们需要审判的是,为什么学校会出现霸凌现象;需要审判的是,为什么她会成为一个施暴者;需要审判的是,为什么受害者无法第一时间报告她的遭遇;

然而,一旦我们将行为的原因归结为行动者之外的因素时,似乎谁也不用为此负责。父母有他们不可控的成长史,家庭有他们不可控的社会环境,社会也有自身不可控的历史发展。的确如此,消解各自的责任总是容易的,但是社会无法靠每个人,每个机构,每个群体消解责任而进步。个体也无法通过消解责任而真正地长大。

既然消极的消解无助于事,那就靠主动地承担。为什么主动地承担是可能地,因为人与人之间有着最真挚的情感维续。魏莱需要父亲的关爱,北山也渴望有人问他疼不疼,小蝶希望有人帮她一把,他们都需要来自外界积极的回应。这种积极的回应实则就是人与人之间最朴实的情感需要,是人之四端的情绪表现。情感的缺失,是人之四端无法自持的直接表现,也是校园霸凌的直接原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