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海边的曼彻斯特》更痛的是《苏菲的抉择》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https://img.haomeiwen.com/i7715645/673a48805a675ce5.jpg)
01
故事发生在二战结束后两年的纽约
故事的开头,一片歌舞升平,繁花似锦。
踌躇满志的阳光小伙,一座绿树掩映下的粉色城堡,生活充满了希望和欢娱。
战争似乎没有给这个城市带来过多的伤痛,每个人的脸上都充盈着幸福的笑容,到处皆是一片生机勃勃之景
楼上的寻欢作乐的男女,像那个年代所有躁动的灵魂对生命和爱的渴望一样,激烈而狂热
而充满传奇故事的布鲁克林不会永远如同表面那样波澜不惊
随之而来便是激烈的争吵
恶语相向,狠心决绝
男人歇斯底里的指责
女人苦苦的哀求预示着此后纠缠的剧情走向
![](https://img.haomeiwen.com/i7715645/08569e151071641d.jpg)
像所有爱情里的狂风骤雨般
激烈的争吵然后迅疾地和好
然后是无尽的狂欢
如同一场永不落幕的盛宴
![](https://img.haomeiwen.com/i7715645/92a3662c61de8704.jpg)
可美丽女人手臂上永远无法抹去的那串数字早就在提醒着我们
狂欢背后的哀伤
![](https://img.haomeiwen.com/i7715645/125531e794cc76b1.png)
从小在幸福的家庭里长大
尊敬的父亲和心爱的丈夫因为反对纳粹而英勇就义
为了拯救体弱多病的母亲,她以身犯险去黑市买肉而被抓,从此送入集中营
备受折磨后多次自杀未遂
……
这样的一个故事,满足了所有痛恨战争,指责纳粹的人的情感需求
![](https://img.haomeiwen.com/i7715645/9400b1b403a71dbb.jpg)
战后重获新生,凤凰涅槃
她跟内森宿命般的相遇
像所有爱情小说里的恶俗情节
这样一个风趣、优雅、贴心、绅士的男人
似乎是一道明亮的光芒照亮了她的整个人生
也是每一个过客都想要看到的结局
如果故事一直这样讲下去,或许那次惨绝人寰的世界大战在我们的心中不过就是一个名词一串数字而已
02
可故事总是在你最心安理得的时候给你出其不意的一击
出其不意在于
苏菲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受害者
她身上甚至流淌过罪恶的血液
![](https://img.haomeiwen.com/i7715645/68fb485eec6af624.jpg)
她的父亲和丈夫是积极的反犹太分子
她为父亲打印过许多反犹太的文章
即便她后来爱上了犹太人
也懦弱的拒绝帮助他们对抗纳粹
甚至,她预料到会有被捕的一天,所以早就将父亲发表过的一片反犹太的文章藏在了鞋底
以证明自己同德意志联盟一样坚定的反犹信仰
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
她不惜对德国军官苦苦哀求,出卖自己的肉体
我父亲是你们的支持者,我也是
不言而喻,苏菲是整部电影里最大的矛盾体
正是因为这样的矛盾,让苏菲无法像别的受害者一样,通过对苦难的哭诉和对恶行的指责来构建一种内心的自我的认同。那张藏在鞋底的短小文章,终究会成为她道德情感上永远抹不掉的一道疤痕
她无法原谅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7715645/a72ddf4c3a333c50.jpg)
03
电影《芳名卡门》里的有一句台词
让无辜者在一方,而罪人们在另一方
我们同情无辜者,惩罚罪人
可苏菲呢?
如果用道德的天平去衡量
苏菲应该站在哪一只队伍里?
可是,苏菲还是善良的
还是美丽的
美丽得让人心痛
让人期望、祈求她能够得到幸福
我多么希望他们都能得到幸福啊
可幸福早就已经在某个阴沉的午后彻底弃她而去
我们在内森数次反反复复的喜怒无常中发现了端倪
是的
他不是一个正常人
这样一个胸怀广阔、发人深省的亲密爱人,精神导师
是一个吸毒的精神分裂者
总是在发作时一次次撕开苏菲的伤疤
他臆想了自己的一切
一边试图将苏菲救出黑暗的深渊,一边却紧紧抱着她一起跳进地狱的大门
难道你没看见吗,苏菲?我们正在死去
我们正在死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7715645/0a1c27bd72551e7a.png)
04
苏菲早已经死了
从她说出那句
“带走我的女儿”
那一刻开始
她就已经死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7715645/7fd266eedc17797f.jpg)
她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的假体
心甘情愿地被一个同样行尸走肉的疯子紧紧勒住,折磨,纠缠,至死方休
农场,爱情,孩子,幸福
年轻的作家不遗余力地向她描绘未来美好的画卷,想要将她从暗无天日的深潭里拉出来
可她终究还是没有伸出那只伤痕累累的手
在她选择女儿的那一刻
她就已经永远失去幸福的能力了
最后的最后
像是早已预见的一般
苏菲和内森相拥着共赴那张宽大的墓床
![](https://img.haomeiwen.com/i7715645/d6427202395e3b7f.jpg)
来建造一个宽大的墓床
带着我们的敬畏
在里面 等待审判日到来
优雅而公正
它的床垫是平坦的
它的枕头是圆圆的
别让金色的阳光
打扰这宁静的安眠
不得不说,梅姨的演技入木三分,她将这个被称为电影史上最难演的女性角色饰演地栩栩如生。
不同于其他大多数战争片对战争的直接描写,这部电影着重通过对苏菲战后的生活、心灵的描写来展示战争的残酷。
它没有《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家》令人发指的残暴情节那么摄人心魄,没有英雄主义的情感让我们血脉膨胀。这是一种涓涓细流似的情感,一点点渗透进观众的心里,一点点汇聚成江河大海直到最后在波涛汹涌的情绪中提醒着我们战争的可怕和残酷。
然而,尽管战争带走了无数可爱的生命,尽管战争的伤害或许会永远持续,生命却仍旧生生不息。就像电影里年轻的斯丁格擦干眼泪,走入朝阳,并以沉静的声音说道:
这不是审判日,而仅仅只是,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