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假装努力”的困境的三个小方法

2024-03-22  本文已影响0人  行者百里半九十

摆脱“假装努力”的困境的三个小方法🪄

1.“摘桃子”理论

福格曾说:“从容易做的事开始,就可以做到你想做的几乎任何事。”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半途而废,往往是因为我们树立的目标太高不可攀了。

恰到好处的目标,就如同我们跳一跳就够得着的桃子。

让我们在达成愿望的同时,既可以收获幸福感和愉悦感,又可以提升自我的内驱力。

2.“5秒钟执行”原则

作家刘墉曾说:“再玩一球,再赌一局,再睡一分钟,听起来都是小事。那里面‘自我妥协’的细菌,却可能侵蚀你的骨髓,使你一辈子站不直。”

现实生活中,拖延是大多数人的通病。

我们常常因拖延而导致计划被搁置,从而产生自我怀疑。

治疗拖延最好的良药,就是充分运用“5秒钟执行”原则。

作家梅尔·罗宾斯在中年时,工作陷入瓶颈期。

她丈夫投资失败,导致两个人的婚姻也触了礁,生活过得兵荒马乱。

梅尔深知自己要有所改变,可奈何就是戒不了拖拉,这让她每天都活得焦头烂额。

在一次机缘巧合下,她看到火箭点火发射时,播报员会先倒数5秒,然后火箭便立刻点火升空。

第二天闹铃响起后,她试着应用这个原理,倒数5秒,并在数到1的时候立即起床。

神奇的是,梅尔凭借这个方法,成功克服了赖床的毛病。

之后,她便将这个方法广泛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久而久之,她发现自己的时间更加充足了,工作也变得有条不紊。

3.“量化思维”

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柳比歇夫,从26岁起就写时间日记。

他每天坚持更新,从未间断,直到去世。

他的日记格式固定,简洁明了,只记录每天时间的具体规划,比如日期、地点、事件标题。

翻开他的日记,我们仿佛可以穿越时空,看到某一天他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

柳比歇夫在每天睡觉前,都会回顾这一天的时间花在了哪里。

每个月底,他会做一次小结,画一些图表,查看自己的工作完成度。

年终的时候,他便会根据每月小结,做一份年度总结报告,看看自己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在哪些方面需要提高。

正因为柳比歇夫每天都能够量化自己的时间,所以他总是能轻易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在分析之后,立马做出调整。

最终,他发表了70多部学术著作,横跨生物、科学、数学、哲学等多个领域。

李笑来曾说:“想尽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感知时间,而后再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

行走于人世间,时间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然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时时电量满格。

有些人活得庸庸碌碌,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能力不及别人,而是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安排时间。

那些真正优秀的人,都懂得运用“量化思维”,提高产出率。

当我们懂得量化目标和时间,计算成本,才能将时间的价值最大化。

从而便能拥有更加旺盛的精力,去创造高质量的人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