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泸溪会议讲话

2023-04-16  本文已影响0人  N1158谢文斌

感谢:中国教科院、泸溪、古丈教体局教科所、白沙小学、古丈二小的4位教师及所有为此活动,出劳动的各位同仁,谢谢各位

回顾:此次活动的主题是,聚焦核心素养、AR赋能课堂、推进区域教研。活动的意义在于:活动有内容,且丰富,区域联动。(4节展示课,同课异构,勇气可嘉、底气十足,信心满满),活动有思考,且思考有深度(跨区域,县域之间、湘西与北京之间的横向思考,有州、县、校三级纵向思考),有科技,用前沿理念和技术引领教学和学习改进,推进全州教育质量攻坚向纵深发展。(A丨智能课堂分析评价,这是湘西首次,用技术支持精准回复);有策略,可实践,能操作。(通过手机+支架实现课堂教学的记载和保存,通过cfs教师教学能力评价量规和AR智能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实现人工(经验)+智能(数据、可视化)的实现人机合一,双向评价),所以说:今天是个好日子,是可以让湘西教研历史能够记住的日子,在座的诸位都是湘西教研数字化转型的见证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共享:最后与大家共享三句话:第一句话:看透知识背后的逻辑。在核心素养时代,学生的学习始于知识掌握,并在知识的过程重建中形成关键能力,在知识的意义中体悟养成必备品格。教学不是终于知识,而是始于知识。在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知识而深入知识背后,寻找能力形成和品格养成的元素与逻辑,在对知识的操作中形成能力、养成品格,发展核心素养。做到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第二句话:要秉持一个理念: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教学评价是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课程教学来说,学生学业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高低,而核心素养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历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逐步形成并提升,这个过程甚至延伸到学校学习之后。因此在教学过程要秉持“为了改进”的评价理念,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在教育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设定好目标,对每一个过程、步骤都对照进行分析判断,学生的学习状况好在哪里,差在哪里,如何改进。通过一步一步的诊断、评价,不断矫正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向,改进细节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最终达到学业质量要求。

第三句话是:学会技术穿透。《共生:未来企业组织进化路径》有一句话不这样讲话。如果我们没有能力与技术做组合,我们就没能力与这个世界相关联。这句话放在我们的教育也同样适合。所以教育部去年发布了《教师数字素养》标准,请各位老师务必提前学习,在实践中转变观念、提升能力,适应未来。技术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技术是万万不能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