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之美》
2023-07-20 本文已影响0人
草木小琴
教育的目的其实是因人而异。
抓住了几个关键观点,便是明确了教育的目的。应试是教育的目的,全人之美也是教育的目的。犹如早晨起来有的人穿着运动服跑步,有人穿着旗袍走路,我们可以说都是早起的目的。穿运动跑步的是为了锻炼身体,穿旗袍走路的是为了吸引眼球。
应试教育的目的,高效教学后的高分。过程是封闭的学习系统,即限定内容,限定时间,层层拆解,反复练习就是一个过关反馈系统。把知识分为若干个知识点,逐一突破地毯式练习,直到形成自动化反应。应试教育是短期主义策略,它认为孩子先要拿到进入大学的入场券,没有入场券,讲素质有什么用?
素质教育的目的,全人教育之下培养核心素养。过程是开放的学习系统,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不止经历相应的套路训练,还要经常去探索不同的可能性,教神辨识思维和研究性学习。素质教育是长期主义策略。它认为如果孩子早早就被剪掉了翅膀,拿到了入场券,又如何去飞翔?
把应试当作教育的目的还是素质当作教育菲菲目的?价值观使然。
我呢?当然是朝向全人之美。
全人之美背景下,每一位老师首先应该是学生的导师。老师有两个核心任务,一是无条件的接纳每一个孩子,二是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方向。
作为导师,首先应该确立起“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从教价值观。自己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拥有不断丰盈的精神世界,要拥有专业从教的能力和掌握专业知识的学习力。要明白每个学生表现形式背后的逻辑因素,要有专业的诊断力和引导力。当然所有这些需要建立在爱与责任的基础上。
读完魏智渊“全人之美高中阶段应该是什么样子”这篇文章,我对教育的目的有了二分法的认知。可以说是全盘接收魏老师的观点。但是,想问的是,接收全人之美高中教育模式的孩子们在哪里?魏老师办的足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的实体学校在哪里?
如果没有,何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