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现象学导论》8-7:范畴意向和范畴对象之“范畴对象与人的理智”

2023-01-09  本文已影响0人  力法跳跳

5 之后,作者专门强调了“范畴印象”的特殊性。范畴,本身是理智构造的产物,也是人类理智的主要体现。它与原事物本身产生一种“疏离”的关系,进入了人类世界。可交流、可判断、需要合乎基本逻辑规律,内部要注意语法搭配。同时,我认为,这种“疏离”也决定了人类可以用非常不同的方式总结同一个世界,“意向性”从“意识是关于事物的”扩展为“意识是有方向的”这个维度。关于“方向”,举个常见的例子“只有半杯水了”,“还有整整半杯水”,两个句子描述的是同样的“事态”,但是方向不同。

6 之后,也是我最喜欢的一节,作者在此强调“范畴对象”究竟可以多么地“独立”。它甚至很多时候独立于人的“理解”而被使用。许多人似是而非地听一些话,然后又似是而非地说出。这个过程中人们或许在交换情绪,或许在碰撞立场,但绝不是在交流思想。我认为,思想与语言原本就是不对称的状态,才使得“模糊思想”无法克服,而只能通过不断学习和了解改正。

“模糊思想”并不符合“范畴意向”的全部属性,如期真假、证据、逻辑一致性都没有受到重视。作者认为这是理智的失败状态,虽然可能只是暂时的。但我认为,这或许是语言化的理性未涉及的领域,有着自己的内部道理。

7 在本节中,作者又补充了一些“范畴对象”的特征,好引出下文。其一,语言不仅仅有语词,而前面讨论多侧重语词。实际上,语法本身也会影响人们的思考方式,也就是我们常认为的,不同语言决定不同人的思维差异性,当然,不会是完全决定。

实际上,语言、语法,以及其背后的逻辑结构,就是整理“范畴意向”的架子,将各个不连续的范畴通过排序而形成一副新的“整体景象”,而非各自散乱。这种逻辑性,让我们的理解可以更深刻。“思维之中的精确性和明晰性并没有把事物原子化,而是让我们能够更加敏锐地领悟整体图景; 由于我们领悟了树木,所以能够确切地领略森林。”

最后,作者提到,范畴和语言的“言说者”本身,也有特殊的地位。我们看书与听课,其实受“言说者”的影响,对知识的摄取方式并不相同。“言说者”揭示出某个先验自我,而这个先验自我究竟是什么,就是下一章的内容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