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06
2021-08-03 本文已影响0人
雅俗共赏Y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什么才叫“饱”?自助餐迟到撑?什么才叫“安”?住着海景别墅?其实这两者都没有底线,你永远都会去追求更好的,毫无尽头。所以,不要把“食饱居安”当做人生的终极目标,你能做到正常地活下去即可,特别是在现在这个社会,对大部分人而言这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不要让无尽的私欲吞噬自己,给自己的欲望划个底线。
行胜于言。你是相信你听到的呢?还是相信你所看到的?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便是最好的答案。言语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世上有多少人就因他人的三言两语而被欺骗。望梅的确可以止渴,但不是从根本上,最终还要靠水来解渴。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不悲伤和快乐一样吗?不一样,前者在刻意避免悲伤,试图远离悲伤;而后者是自然而然地快乐,根本没想到悲伤。这就是子贡和孔子境界上的差距。有时候,有些东西没必要刻意去追求与避免,最佳的状态往往是水到渠成、一泻千里。
人生境界无止境,最好的学习就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人生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们身上一定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两人交流,切忌只有你来,没有我往,好的学习一定是相互的,“不耻下问”便是如此。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凡夫未果,菩萨畏因。”很多学生,往往担心的是自己考试没考好,许多家长更是唯成绩论,其实这就是不对的。无论是谁,我们更应该去担心的是有没有认真学习,有没有用对方法。难道对于一个拼尽全力的人,没有得到很好的结果,这是一件值得责备的事吗?
别担心自己的所作所为会被别人误解,这是不可避免的;别忘记对他人的言行进行小心翼翼地评价,这是力所能及的。我们没法改变世界,但我们能改变自己,也只能改变自己,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