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精英教育,还是快乐教育?

2019-11-05  本文已影响0人  比特鱼
快乐教育.jpg

罗辑思维第844期《什么是“精英教育”?》中提到在美国排名靠前的私立高中搞得的就是“精英教育”。其中惠特尼高中有一个数字4:4小时睡眠,4杯拿铁咖啡,4.0的GPA。GPA是平均学分绩点,4.0是最高分。以前就知道美国的精英教育不轻松,没想到比“衡水中学”还要狠!

相反的,还有一种教育称为“快乐教育”。比如美国的一些公立高中,每天早9点上课,下午3点半放学,一天6节课。放学后想干嘛就干嘛,作业量也只有一个半小时。为什么美国会存在这样的“快乐教育”?因为美国普通公立高中教育待遇不高。一个州的公立高中,曾经因为教师罢工而停课。而妥协的结果是,缩短教师在校的时间,减少作业的布置,还有5%左右的加薪。“快乐教育”的结果是很多美国的收银员,找零的时候经常算错。显然这不是现在的中国家长们所能接受的。

还记得2009年在上海举办的PIS测试,参加测试的上海学生拿了世界第一。好多国外的教师漂洋过海来上海取经,据说一个英国的教育团队把我们的《一课一练》,翻译成英文拿了回去。

作为一名普通高中的教师,中国的中小学生在学习方面给我的印象始终是是勤奋的、刻苦的。比如有的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每天每天背着几十斤的书包上下学,作业能做到晚上11点,更不说初中、高中的学生。所以有人说中国现在搞的中小学的教育是全民精英教育。这也有一定的道理。首先我们的教育是全名化的,其次我们(特别是中国家庭)争取每个学生都能考上大学,而不是过早地让他进入工厂或者车间。

但是每个国家的教育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一如每个国家的政治。比如很多家长、孩子都反应现在的中小学生课业太重,学生玩的时间太少;部分老师反应“应试”的成分太多,要搞素质教育。而我们的教育制度也一直处于改革之中。比如《南京家长已疯》的网文刷屏,引发网友热议。作者感慨:“也许用不了多久各位的孩子就会成为一个活泼灵动、热爱生活、轻松愉悦、心智健康的学渣”。浙江省教育厅等14部门联合起草的《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减负33条),也引起强烈反弹。所以我认为现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处在了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

我的个人观点是:
第一,“学习是快乐的”,这肯定是一个伪命题。学习就是自身的改变,很多情况下是对大脑的改造。所以“头疼”是很正常的。很多毕业后的成年人,再也不想学习新的东西了也这个原因。学习的过程也许是痛苦的,就算是训练跑步,要想出效果,腿部的肌肉也会酸疼。但是经过努力之后,取得进步、成长之时也可以是快乐,或者叫成就感。

第二,教育的过程、方法和评价的方式可以调整。比如2018年中国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中指出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作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所以如果初中、小学把“负”都减了,高中何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所以我认为,新的世纪给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为什么要强调“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那是因为未来很多工作都会交给机器人来做,而我们的孩子有更重要的任务去完成,那就是创新。如果要“减负”,应该减去的是哪些重复的作业,比如“20以内的加减法”为什要在规定时间内做100遍?孩子们做得再快再好,有计算机做得快,做得更正确?作为家长或者教育工作者,应该布置一些更灵活、更复杂或者更有挑战性的项目或任务让孩子们去尝试着完成,不是吗?当然最后的评价方式也应该做一些相应的调整。

“精英教育”不快乐,“快乐教育”培养不了精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