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纳米之都,香港折叠

2018-01-22  本文已影响470人  d42a12ec54d9

像无数驻足香港的人一样,在匆忙中历经了这座城市的两千多个个日出日落,看似平静的日日夜夜,在暗流涌动中折叠翻转。

港漂的7年,像一座围城,城里城外,梦和痛的交织。看似遥远到如今触手可及,耳边响起《小王子》里花儿的话:人是没有根的,活的很辛苦,风一吹就散了。

7年前站在旺角的街头,看着鳞次栉比的招牌,悬浮在空气中,凌乱而又秩序的充斥整个空间,像需要光合作用的树木,使人有置身于丛林的晕眩感。王家卫和杜可风镜头里的香港,霓虹招牌背后,是繁华流转的花花世界,绚烂背后却是孤独的无底深渊。


高密度的商业像是贪婪的怪兽,充满张力与欲望,贪婪的吸吮着一切。

躁动令人窒息的商业弥漫至全城的气息,旺角的剪影,是港人心中放大的生活缩影,稀缺的氧分,被拉长的时间,被折叠的空间。

7年时间大陆瞬息万变,然而旺角的街道,时间像是在这里定格,锈迹斑斑多年未曾更换的招牌像年轮一般,定格在八十年代,记载着香港最辉煌的岁月。

01

精湛的秀场,山地里的摩天群

“香港是块福地”大大小小的电台电视里,不断有港人骄傲的重复着这句话,洋溢着身处这块土地的自豪感。

香港的确是块奇迹之地,优良的地质,精湛的建筑技术,支撑着香港一座座摩天大厦在山地与丘陵中矗立。

五十年代战后,香港居民从原先的几十万,陡然增加了二百万人,其中居多为大陆难民拖家带口来香港暂避。

六十到八十年代,纷纭的世界格局却让机缘之光照亮了香港。经济机遇在大量年轻劳动力的后盾下,跟着制造业之风随风而起,到香港掘金的第一批港人,随着这一片建筑的矗立积累了自己的第一笔巨富。

港人像亲戚一样亲昵的尊称李嘉诚,李兆基“诚哥”“四叔”,在殖民地纷乱的年代,他们白手起家靠自己双手打造。

香港经济飞腾,地产业的崛起载着一个个香港梦拔地而起。


维港夜景是香港梦的中心,如梦似幻,是这座城市精心搭建的秀场。用它惊艳之美,吸引着天南地北的人们前来一领芳泽。

建筑师在这里的用尽全力笔墨描绘了都市繁华应有的模样。林立的建筑群,金碧辉煌的外立面,别树一帜的造型配上绚丽的灯光、喷泉、花园、穿梭的车流。

漫步其中,被光与影包围着,呼吸似乎都沾染了灯光迷离的气息。

穿过一间又一间玻璃橱窗闪着金光的奢侈品店,随着人流向山上去,兰桂坊里别致的酒吧弥漫着中环写字楼背后的慵懒,或是点点烛光配着红酒香槟的致雅衬着姑娘绯红的脸颊,或是灯红酒绿伴着DJ劲爆的音乐与舞动的身姿。

夜生活在高脚杯的微醺中渐入高潮,西装革履的中环人在这里撕掉白天严肃的面具,尊贵、柔情、野性须臾之间交替。

02

禁忌之梦,拒绝与深入骨髓的边界

背山面水,是笃信风水的港人千金之地。

中环背靠太平山,山上的别墅群,绿植怀抱,有着环望整个香港岛的视野,高高在上俯视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动辄几亿的别墅价值,令人望而却步的矗立在那里。似有一道无形的高墙,与尘世间隔离开来。

这种无形的隔离全城蔓延,新建的私人屋苑用现代先进的住户密码技术和监控系统,以及管家式屋宇看管服务相结合为住户打造了一块安全的私人空间。

私人屋苑里筑造奢华的会所与高贵的装饰环境,院墙是实体的篱笆,住户卡似虚拟关卡,隔绝的同时,将人分级,区别为属于这里的人和被拒绝的人。

私人屋苑外不远处的天桥下,被高房价逼到无家可归者,在赤寒的冬天里,裹一床棉被席地而眠。夜晚起灯,天桥的点点灯光映着路人的脸,与高墙中的人共同拥抱着这座城市。

是殖民地统治的沿袭或是源自人性本身的自我孤立,香港这座城在全城尺度上正在被划分为各种“特权化”的领域,追求自我和独立的同时,现实在不知觉中层层细分,权利与空间的区格,可见的或不可见的。

在这一层层划分中,城里的每个人在挣扎中被迫落入自己的安全领域。

赛马会,高尔夫会所,各种各样俱乐部,均需要会员卡方可进入——高贵与区别感只对少数人张开怀抱。

福轲所论述的权力化空间已经在这片小岛不可阻挡地成为现实。

当自由、公平与平等像种子根植 港人人心时,“公共”似乎越来越远,人们对于“隔离”的心理需求日益高涨。

机会平等下的正义社会在经济泡沫崛起与消亡中颠簸,然而阶级固化积重难返。

手机与互联网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看似近在咫尺。

我们可以即时清晰的在手机屏幕上看到徐子淇吃早餐的模样,霍启刚做公益的背影,然而现实中的生活这近在咫尺却好似隔了几个世纪。

让在同一片蓝天下呼吸同一样空气的人彼此生活在完全不同的领域。

03

高企的房价, 被绑架的进取心

繁华中的一隅之地距港人究竟有多远?从TVB剧里宽敞明亮的住房假象中抽离出来,什么是普通港人真正的现实世界。

《有楼万事足》几乎是全港人的心声,当年轻人的格言不再是知识改变命运,而是买楼改变命运时,这个癫狂的世界已经被彻底绑架。

帮我做美容的26岁美容师笑着对我说,自己居住的旺角劏房房东只需要4000港币的廉价租给自己已是非常满足。

当旺角劏房的平均价格已飙升至6000港币一间时,对于全港平均月薪只有16000港币的港人的生存状态几乎一言难尽。

劏,粤语形象的象声词,像用刀杀猪宰羊一样,活生生的把一套几十平米的房子分割成十几平米的独立单位,然后一家人的吃喝拉撒都在这十几平米的独立单位中完成。

在香港,人均居住面积是14平米;在廉租公房,人均居住面积约5平米;而香港的猪,平均居住面积是5-9平米。

香港梦的终极被房价圈在了人不如猪的怪圈里。

上车盘,牙签楼、蚊型盘、以至纳米楼, 这些是只有香港人才可以读懂的词汇。

TVB将香港称为“纳米之都”,纳米并非高科技的纳米,而是因为房子的大小,觉得这种房子的设计者可以提名“诺贝尔纳米奖”。然而,就是这样的纳米楼已经达到了20万每平米的均价。

楼价有多癫狂,人性就有多疯狂。

《有楼万事足》里的美女公然坦承择偶标准为千尺豪宅的多金男士,原因为“有楼有高潮,无楼咪白撞”,有颜有才的女学霸也拼劲洪荒之力,靠打十几份临工,月入四万来冲向自己的买房小目标。

有房与无房,在这座城市里像隔了一道楚河汉界,中间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在高昂的各项生活基本开支下,月入一两万的打工年轻人沦为贫穷新一族。经济和工作重压下,晚婚晚育甚至不育变成这一代无声的对抗。

八十年代经济腾飞时,香港好像遍地是黄金,机会触手可及。

不需要显赫的家世,不需要超凡的学历,人们认可财富的积聚需要的是努力和勤劳的狮子山精神。

当时流行的说话是“李嘉诚可以,我自己也可以”

然而今天,没有人再对现实自欺欺人。当从赛马会投注站经过时, 马迷埋头苦修专注的眼神,和六合彩投注前望不到底的长龙,这才是新香港梦升腾的地方。

04

繁荣背后的阴暗,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繁荣就像是一张设计得美轮美奂的扑克牌,正面是光彩亮丽的一面,也无法掩饰了阴暗不堪的另一面。

在香港这座繁华喧闹的城市里,到处可以看到两鬓花白的老人在工作,工地上的苦力,出租车里的司机,或是餐厅、超市、办公楼里面做着最低等的工作:收银、抹台、扫地、刷碗、清洁厕所、甚至于收纸皮。。。

年过六十、辛苦了一辈子本该享受儿孙绕膝之乐,却不得不早出晚归,和年轻人一样,为着两餐一宿奔命,不敢懈怠。

福利人士周永新曾和一个拾荒的老妇人交谈,问“这样做一整天,累么”。

老妇人无神的双眼望着他没有作答,从衣衫里掏出一张10元纸币和5元硬币,摊出来给他看,好像在说一天就这么多。

英国是令人向往的高福利社会,然而香港并没有这样的全民养老福利,长期以来“自力更生”、“自己顾自己”的理念主导着香港社会福利政策的走向,并无一套完善的退休保障制度。

所谓手停口停,便是你要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贫穷一直以来在香港人眼里是个人问题。经济自由的社会,所有的选择权都握在自己手上。

满地机会的香港,人们普遍认为贫穷是自己招来的,不应该由社会负责。金钱至上的社会,贫穷意味着是被挤压的“失败者”,自卑、边缘以至于社会上没有话语权。

回归前港英政府控制的香港,并没有为市民设计完善的养老体制。回归后的争取也只换来杯水车薪,始终治标不治骨。

香港璀璨华丽的市景似乎掩盖了它背后的一切,总是有人会问,香港经济繁荣,人们衣着光鲜,会有穷人么。

香港800多万人,全港领低保综援的人数约为100多万,其中老年人占60%。可能他们中大部分是五十年代涌入香港的年轻人,经历了制造业的热潮,房地产的巨浪,拿着满足基本温饱的薪水亲手亲力建设了香港,见证过经济危机熬过了SARS。

现在他们老了,这座城市却没有为他们准备什么。

2016公布的最新堅尼系數0.539远远高于1971年的0.430,香港贫富悬殊仍在进一步扩大。

然而富人在港人眼里并不是面目可憎的,八十多岁的富一代四叔仍然会坐在自己亲手缔造的IFC里仔细的看建筑图,就连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们也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纨绔子弟。

海外名校毕业的标配,更高的视野却自带比普通人更努力的身影。比如赌王小儿子何猷君,会连续五年在奥数中获奖,会穿着genius的衣服为考进MIT而欢呼,会为考试考满分而彻夜搏力。

明明出生已经站在所有人可望不可及的终点,却为了挣脱家族给自己的人生设定而拼命做自己。


整个香港像一部设定完备的机器,一个个齿轮在时间的洪流下有秩序的滚滚向前。

曾今誓为李嘉诚第二的强哥回头看看自己,每天十几个小时茶楼酒楼 上上下下的奔波,一个月只得千把上万元,心里明明有火,却是不知道该向何处发泄。

05

M型社会,中产的沦陷

M型社会是指随着全球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富者通过其所掌控的资源大赚全世界的钱,财富快速攀升;而中产阶级因资本与资源匮乏变得越来越穷,最终沦落为中下阶层,社会人口结构衍变为左边的富人小增,右边的穷人大增,中间代表中产阶级的部分逐渐空心化,整体呈现“M”形状。

身居中环的精英是香港主流价值观的胜利者, 高智商、世俗、老到,在资金与客户中左右斡旋,一次次极尽完美的操作,带着无限放大的精致的利己主义。

精英们也过着与之标配的中产生活, 听歌剧,看赛马,入酒会,半岛酒店会客喝下午茶,感恩节休假去巴厘岛,周末兰桂坊或游艇出海,西贡吃海鲜,偶尔也上太平山小酌看夜景。

然而所谓中产,会在一次次房价飙升中落魄,在一次次股市下跌中失魂,随时担心于一夜返贫。

83年的电影《家在香港》里满脸胶原蛋白的刘德华饰演的王伟伦参与到当年香港最大的新村的项目,借着经济的热潮开始积聚财富。

如今,偶尔也有资历的建筑界人士会讲起,二三十年前的香港,从事建筑工程界的专业人士积聚几年财富是可以用来买豪宅的,换到现在30平米的旧房子都买不到。

在香港中心区,1000万港币只能买40平方米左右,1个亿也就是能在维港旁,买个不到200平方米的景观房,香港2016年房价的中位数,是当地家庭年收入的18.1倍。

也就是说,普通香港市民要不吃不喝,一家人存款近二十年才有可能购买一套住房。

像是直立的沙漏,金钱的泡沫总是向一端流,一端越来越多,另一端总是越来越少。

港府重提狮子山精神,港人却不太买账,如今的社会并不是狮子山精神就可以解决的。阿猫阿狗都可以随风上天的奇迹一去不复返了,港人越来越明白,没有过硬的学历和专业知识,明天的美好几乎不可企及。

满大街的金牌补习老师大招牌广告明晃晃的显露着这座城市的知识焦虑症,甚至于孩子还没出生,从肚子里就开始排队报名名校托儿班,美名其曰赢在起跑线。

名校,出国留学,然后从事律师、金融或者医生等高薪职业成了这座城市通向罗马的唯一途径。大陆高材生的涌入,让本来就少的升学名额更加戳手可热。

危机感一遍又一遍的在中产的脑海里回旋,却找不到出路。

当大陆正在全民创业的互联网科技热浪搅得热火朝天时,科技之光似乎并没有青睐香港。很多在香港尝试IT创业的朋友在香港艰难的撑过一年后不得不离开,因为这里房租太高,得不到支持,也找不到市场。

在地产发展热潮下蓬勃发展的香港,按揭炒楼花等各种地产创新项目轮番上阵的香港,如今却没有被再次照亮。

像是资源丰富地区的“资源诅咒”,香港陷入了优越感诅咒。

当地原有的产业可以继续获得丰厚的回报时,没有人愿意去尝试一个新兴的领域。当报纸或论坛上反复出现“有淘宝支付宝就是发达么”的讨论,并得到港人一边倒的否定时。支付宝确实不代表发达,然而未来虽没来,有些港人不明白,再次腾飞的科技香港梦也许是被自己亲手放弃的。

06

血浓于水,亚细亚的孤儿

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黄色的脸孔有红色的污泥;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惧;西风在东方唱着悲伤的歌曲。

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没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游戏;每个人都想要你心爱的玩具;亲爱的孩子你为何哭泣。

多少人在追寻那解不开的问题;多少人在深夜里无奈的叹息;多少人的眼 泪在无言中抹去。亲爱的母亲这是什么道理。

虽然这首歌原本不是为香港而作,但和香港一样面临着旧日生活退去之后重新找回认同感的问题。

以上图为香港少年Kelvin摄影获奖作品

忘不了的六&四,被遗忘的六&七,港人心底虽密切关注着大陆的一切,但不自知的带了有色眼镜,对新闻的关注其实只是夯实己方刻板成见,以便偏安一隅。

绝大部分港人都有个内地的家乡,港人回内地的证件叫回乡证,八九十年代港人叫内地家乡“乡下” 。因当时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发展有着天壤之别,香港一个工人月薪有三四千,大陆只有几十块。

八十年代的香港,以它的绝尘之姿挤入国际大都市的前茅,占据所有中国人的都市幻想。

如今著名的财经人士吴晓波回忆自己第一次去香港是1991年,在旺角到了中午吃中饭,跑进每一家餐厅,坐下来打开餐牌,一道菜3、40块钱,吃一桌要5、600块钱。当时他一个月的工资只有100块钱。最后只有钱在旺角的一个小街铺吃一碗云吞面。记得那一碗云吞面12块钱,一个月的工钱都不够十顿云吞面。

回乡探亲的港人无不带着衣锦还乡的优越感,而巨大的收入差距也诱使着一波波偷渡者和竭尽全力来香港领低保综援的新移民。

回归二十年,自由行的开放刷新了港人对大陆人的印象,他们也许是大声讲话在商场挥金如土,也许是投资移民占据了九龙奥运上盖的豪华屋苑,或许是欧美归来操着纯真美音奔忙于港岛高级写字楼中。

世界变了,撕扯掉了曾今须臾中的美好,尖锐的碰触到了某些人心底的歇斯底里,螳臂当车,忘了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自己该向何处去,只有傲人的紫荆花依然绽放。


公司的茶姐操着仍带着一丝乡音的广东话同我讲,自己家曾今在深圳开肉联厂,当年贪恋香港的繁华,为了孩子发展卖掉肉联厂举家迁徙香港。如今深圳地价暴涨,再想想自己卖掉的厂子,要世上真有卖后悔药,怎落得如今天天给人斟茶倒水。

偶尔坐车碰到的士司机,也讲起自己当年自己放弃深圳身份移居香港,如今乡下深圳亲戚依靠征地早已经实现财务自由,剩得自己六十多岁还在香港靠开车维生。只叹世事轮回变化。

回归前不少香港人对新生活充满了希望,也出现了大批的移民潮。就像《家在香港》里的红红一样,离开恋人,以嫁给富商为代价登上了通往美国的全家移民之路。红红全家作为五十年代来香港避难的难民的典型,六三年重回大陆,而七三年重返香港,大陆当年的波折让这批恋乡之人心死。电影里红红的恋人李建辉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大喊“你们到底在怕什么?怕什么”

回归后的港人回流,又让你我在同一片土地上擦肩而过,历史的滚滚车轮下,太多讲不完的故事。

错综复杂的时间线,载着每个来自不同地域的人心底的故事在这片小岛上相遇。像一杯陈酿的红酒,所有的碰撞让香气变得复杂浓郁,酒体更加饱满厚重,香港这座城市才更具让人流连忘返的风情。

07

交融与怀恋

越来越多的港企到大陆淘金,也越来越多的大陆人到香港发展,这个高速发展的年代,走在前端的人总是能触摸到时代的脉搏。

假如有一天我终将离开香港,我会无比怀念这自然的风景,清新的空气,爽朗的海风。勤勉的同事,认真的合作伙伴,秩序的工作环境,便利的交通,太多太多。。。

还有在纷繁世事中仍可以保持无限安静的心。

欢迎关注图腾画师:

简介:熙子咪的世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