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绿灯思维
2017-10-29 本文已影响33人
Amanda_Smile
发现一个有趣的想象: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似乎都可以用红绿灯思维来解决。
比如每天早上骑车上班,前方信号灯即将变红时放缓速度,权作休息;转绿后立刻加速蹬进,所用的总时长经过多次平均后再对比,比一直加速所用总时长还要少一些。
一天的工作刚开始时,如果先按红灯,思考下整天的规划,列个每日清单,然后再开启绿灯,全天似乎更加有条不紊,淡定从容。
事情多如乱麻时,如果硬着头皮去对付,有可能反倒忙中出错,适时按下红灯,清空冥想,或者出去转一圈,也许反而就有了思路,立刻投入绿灯状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成甲在《好好学习》里也提到了红绿灯思维,是讲人际沟通方面的:一般人遇到别人不同意见时,立刻会亮起红灯,进入警备抗争状态,批驳辩解,甚至认为对方是在对自己恶意攻击,否定整个人格。
如果我们能跳脱出这一心理学定势,换成绿灯思维:对方的建议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进步,耐心倾听,也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也许就能进入高手化境,认知度截然不同。
当我们和至亲沟通时,不妨也多多使用红绿灯思维:有争议时放缓语速,或者干脆先搁置一旁,待双方情绪冷却后再进入绿灯思维:摆事实、讲道理,分析利弊。也许就没有那么多鸡毛蒜皮了吧。
其实红绿灯思维,还是慢思考、快行动的同义词,多想想自己需要什么,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还有,多观察、勤思考,生活也许会更加轻松高效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