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随笔精选录读书

战“拖”,我推荐这3本书

2018-09-17  本文已影响36人  丨张伟丨

这是谈“拖”色变的年代,仿佛人人都有拖延症,一切不努力,一切未解决的问题,都怪罪于拖延症。《拖延心理学》想要解决的问题——拖延症是什么,不是什么,如何搞定拖延症。

最重要是首先弄清注意力消耗在什么地方,因为无论做什么事情,需要花费我们大量注意力。了解自己注意力消费类型,进行一些刻意控制注意力的训练,尽量让自己的注意力按照预期和在积极主动下安排。

注意力无法专注,表象为拖延症或者脑袋里有无数小孩在争吵,面对这种情况,解决方案是为自己行动——列清单,建议阅读《清单革命》。清单如何行动纲领,在列清单注意至少包括3个关键词:时间,地点,做什么。

其实大部分人来并没有所谓的拖延症,现在的情况是,周围人都有了这个症状,自己没有,反而不好意思了或有时候借助拖延症推卸自己的责任。也就是说,其实大部分人并没有拖延症,其实就是一个字“懒”。懒的思考解决方案,懒的想如何去行动,懒才是绝大部分人病。

拖延原因也可是是对自己要求太高——必须完美。就如写公众号一样,非常想写好,一旦想写好这个念头在大脑中,你会想到写好的难度有多大,难度一大,你就会放弃行动。所以战胜拖延,需要告诉自己一开始是不可能做好,最好的行动方案是,先行动起来。不要太高估自己,也不要太高估别人对自己的期望。

制定最小行动方案,即最少启动成本。将行动目标进行分解,最好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可操作的,容易启动的目标。然后慢慢的,让小行动变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这样就能慢慢实现自己的小目标。

拖延从根本上来看是自我时间管理出了问题,是一个心理问题。把最困难的事情,最不想但必须要做的事情,设定成每天开始每一个要完成的任务,完成后做其它事情越做轻松,你会喜欢上这种时间上的安排。

“我得非常努力了,休息一下也是非常正常”、“我太累了,休息一下在开始吧”,这些消极的语言在告诉自己,晚点儿没有关系,还有时间呢。仔细倾听自己说过的拖延的话,然后试着想如何采取更积极语言进行表述。一次两次的记录,并不能起很大作用,至少记录一个月,反复倾听,将消极语言改成积极语言。

拖延并不可怕,凡事皆有套路。你害怕是因为你根本不需要,想什么最重要,它是你是最需要吗?

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拖延症

《精进》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可以用一个词来回答——独立思考。独立思考能力不只能造就一个很厉害的人,最重要的是它强大变现能力。因为,人生是由一连串决策组成,决策质量取决于思考能力,独立思考可以帮助做出正确的决策。有时候这个决策可能显得与众不同,这正是独立思考的魅力,与众不同但更有价值。

书中我印象最深是的时间管理、如何学习、如何思考。

时间管理本质是自我管理——自律,锻炼自己对于时间的感知能力,同时它更像是一个哲学问题——看时间的不同维度以及如何平衡它们。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怎么看待时间,决定了我们活在那个时间维度里。作者提到最理想的时间观是:积极运用过去的经验,适度地思考未来,适度的进行现实的享乐,尽量少一些消极过去视角和宿命论视角。为了合理的使用各个时间视角,需要我们在不同的情境下,适时进行切换。一个简单时间管理的例子,下班后你是找朋友喝酒聊天,还是读书学习?简单的选择铸就以后不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们总是说时间匆匆,没有时间学习,可手机不离手,在头条和微信上投入过多的关注。如果将这些碎片时间利用起来,一年下来,多读几本书一点儿也没有问题。你可能说不就是读了几本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一本本的读下去,10本不行,100本呢,1000本呢。差距就在你如何对待时间上。

如何学习。关于学习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感叹,怎么同样是阅读一本书,收获却有巨大的差异呢?如喝同一锅粥,有人捞上来是米,有人捞上一来的却是米汤。因此,解码信息能力,融合知识能力是提升学习效率的关键。

如何思考。作者重点分析僵固型心智和成长型心智。反观自己,以前对于心智的理解完全不对啊,认为心智是天生的,不可改变的,认命是最好的选择。这本书,讲到一切皆有可能,与其选择认命,不如选择努力,一点点的精进,今天比昨天聪明一点点就可以。

阅读整本书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向更厉害的人迈进的进程,同时,也深深的感到焦虑,这份焦虑来源于,更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无知,那么多简单易用的思考工具——矩阵、清单等等,自己从不曾用过。

一切还好,书中提供提供了一些切实好用的方法,使用它们不断突破自我,适当增加挑战难度,成为一个可持续做正确事的人。

可以让你成为一个独立思考者

《精力管理》这本书,我用“习惯”作全书总结。习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而把优秀当做习惯更能显现出习惯的强大。想想看,有些事,不拿第一心中就难受,不做到最好——最起码比身边的人好,就不舒服。那会是一种怎样动力——源源不断。我们经常听到“习惯决定命运”,说的就是学到不如做到,做到不如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将优秀内化成自己的能力。

作者引用雷茵霍尔·尼布尔在著名《宁静祷词》里说的话:【愿上帝赐予我从容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赐予我勇气去改变我可以改变的,并赐予我智慧去分辨这两者间的区别。】我个人没有宗教信教,也为这句话动容,因为它可以说是突破困局最好的心法。

上面的那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过去无法改变,即便现实非常糟糕也必须接受,同样是接受那么就从容点,这样才能更清楚看清自己的位置。想想自己有什么,自己有的才是当下能用的,用仅有的一点点良好的习惯,慢慢改变,慢慢改变。也希望自己能看清哪些是真正需要改的,必须改的。改变需要时间,而且有些可能需要三年,五年,这也大概是大部分人改变不的原因吧——没有看到改变不只是一个念头,而是还需要长久的执行力。

而执行力的动力来源于——给自己做的事赋予重大的意义,甚至多重重大的意义。《三国演义》里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周瑜打黄盖。黄盖为了诈降曹操,让周瑜当众痛打他一顿。那你想,黄盖挨打的时候,心里肯定没有什么屈辱感,反而会很兴奋。那用心理学理论怎么解释呢?为了快乐?肯定不是。为了财富和权力?当然更不是。唯一的解释是,他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让他当下受的这番痛苦有了意义。

我们很少为自己设立一个超越自我的人生意义。一般可能类似于——你要读书考研,他要创业办公司,她要花前月下,人各有志,这并不难。但是陷入人生的低谷的时候,原有的意义发生中断,没有了希望,仿佛世界与你失去了联系,这时你能不能舍弃原来的意义,为生活,为工作,或者为了这个世界,重新找到一个新的意义?

人生有意义,这世界才会有趣。感觉世界有趣,精力自然旺盛。

喜欢上这有趣的世界吧。

我推荐的这3本书,没有太多理论,而可以帮你更好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于自己什么最重要,怎么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书中给的方法需要长期践行,但也不要担心它的短期效果,你只要开始做,自己看这世界的视角就会发生变化。改变就从你一点点行动和思维方式转变上开始了。

优秀是一种习惯,培养习惯需要耐心+热情。慢慢来,比较快。

希望对我有帮助的这3本书也能帮助到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