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睢
爱情最初产生的时候都是很纯粹的吧。只是,心的修炼,能不能“配得上”这份美好呢?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是形容美好的样子。每个人遇到让自己心仪的对方而暗生情愫,大约也总是这样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寤,醒着,寐睡着。内心如此期待和煎熬。悠哉悠哉,悠是忧愁,重复两遍悠哉,以至于翻来覆去、心神不宁。
怎么办?用合理美好的方式表达,而赢得对方的回应。即“琴瑟友之”,所谓的“琴瑟合鸣”,说的是男女之间彼此内在的共鸣。即所谓的“灵魂伴侣”。
有人说,林妹妹不会爱上焦大,焦大也不会爱上林妹妹。以黛玉而言,可算是宝玉的灵魂知己。林妹妹身上自来清高书卷气,在她眼里,宝玉的“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并无不妥,因她从不鼓励追求父辈眼中的立身扬名。两个叛逆者之间在价值观是契合的,所以这才是“木石前盟”。现在又有言论说,焦大很可能想“得到”林妹妹。这只是所谓的“占有欲”吧。无法共鸣的感情,如何谈得上灵魂伴侣?“琴瑟友之”,说的是“知音”。焦大的人物性格在红楼梦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但如果是一位真爽性情的男性,如何不能有与之相应的灵魂?大概不必一定想要“得到”林妹妹吧。
关雎这种鸟是一种忠贞的表征。这首诗描写了内心的极致向往,而没有过度的沉溺,表现了所谓的得失感,而没有极致的占有欲。所以,孔子评价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其实是感情最好的状态。这是很可贵的“初心”。
一段美好的感情,应该是比较纯粹的喜欢,而不需要过度的宣泄,也不需要极限的拉扯。感情当然可以有千百种姿态,尽管在描绘爱情的作品中,受众观感的阈值(指一个效应产生的最低值和最高值)会发生改变。但爱情的动人之处,大约就在于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的那一点“虐心”吧。所以很多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会不断制造类似片段,不断“挑战”和触碰受众的阈值。但好的作品,其实是点到即止的。
对于人生而言,感情如果能够很坦然和纯粹,就是无比的美好了。发乎情,止乎礼。礼这件事情,大概是孔子一生“修炼”的极致,不逾矩。所以感情对于人而言,大约是一生的功课。很多人说,王子与公主在一起之后,又怎么样呢?也许,两情相悦,琴瑟合鸣的“灵魂伴侣”,是可以白首不相离吧。至于人们所担心或者说质疑的,王子和公主“后来呢”,如果没有“止乎礼”,那可能也会一地鸡毛?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大概说的是,正心诚意。爱情亦如此,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多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