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丨柔石先生小说《二月》与电影带给我的思考
看罢《早春二月》,想写点什么东西,可是拿起笔来却写不出几个字,只好作罢!于是重新拿起小说《二月》,又看了一遍,觉得可以写的出来了,刚要下笔,又觉无话可说。只好再一次看了遍电影《早春二月》。如此反复之后,终于能写出点文字了。我想,每个看过这篇小说和电影的人除了感叹,应该还有思考吧!
《早春二月》剧照看小说之前我看过相关的介绍,“萧涧秋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中国正直知识分子的形象代表,这个小镇反映了当时的样貌”。所以先入为主的认为“萧涧秋应该是一个正直、勇敢的冲锋的斗士”,认为流言不至于使他烦恼。可是看了小说和电影之后,却发现柔石先生并没有把他写的那么完美,在他身上有许多缺点,许多知识分子身上体现出来的软弱。不过,一些知识分子(譬如钱正兴和方谋)的迂腐和无聊,他是没有的。也正因为柔石先生不完美的描写,才使得小说更为贴近现实,更显得真实。
小说与电影其实是有很多差异的。我能够记起来的就有下面几处:
1、萧涧秋的出场在小说和电影中是有不同的,小说中是说阿荣去了接萧先生,后来有学生来报告消息,说萧先生来了;影片中表现的却是陶幕侃亲自和阿荣一道去接的。
2、钱正兴谈到天气异常的热时问的一个问题——“这大概是不详之兆吧?在小说和电影中分别是由陶幕侃和萧涧秋回答的,当然回答的内容倒是一样的。
3、小说中不仅描写了文嫂的儿子生病了,在儿子生病之前文嫂自己也病了,而且是由于儿子吮吸了文嫂的乳汁才传染的。
4、陶岚问萧涧秋“3年前是不是在湖边”的问题在小说和电影中出现的时间和场合是不一样的,小说中是当他们在弹琴时才问的,而电影中却是当着众人的面问的。
5、电影中钱正兴辞去学校职务后和方谋一起讨论,说风凉话、流言,小说中并没有。
6、小说中是萧涧秋主动提出要到女佛山去的,电影中一开始是陶幕侃建议去的,后来萧涧秋才要去的。
除了这6处小的差异外,我还清晰的记得有3处比较大的差异:
1、萧涧秋与陶岚在小说中有几次书信来往,电影中却并没有体现出来,他们直接的来往更多。
2、小说中没有写到王福生这个学生,在电影中他却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角色。
3、小说中萧涧秋和陶岚最后告诉了采莲妈妈死了,带她去了文嫂的坟前,电影中却一直瞒着她,没忍心告诉她。
我在想这些差异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拍电影不可能把小说所描写的一字不漏的表现出来的,它有时间的限制;但另一方面可能是侧重点不同吧。我个人觉得小说在含蓄细腻这方面做的是不够的,电影倒是表现的挺好的。但小说和电影都表现出了陶岚的大胆和热情,或许改为热烈更好一些。
电影中有一处最能体现含蓄细腻的手法的,我个人觉得是这样。当陶岚在操场找到萧涧秋之后,她和萧涧秋一起漫步谈话时,陶岚谈到他和小孩子在一起时看起来更年轻,萧涧秋答道:“和天真纯洁的孩子在一起,使我感到非常愉快。”陶岚随即问道“除此之外,就再没有使你愉快的吗?”显然她在暗示,“和我在一起,你不觉得愉快吗?”因为在她看来,她和他在一块的每一刻都是感到愉快的。作为一个漂亮而又有文化的女性,她被当地人称为“孔雀”。但她对钱正兴这个追求者并不给面子,甚至有点嗤之以鼻,至少是厌烦。而她对萧涧秋的态度却和对钱正兴截然不同。她一见到萧涧秋就表现出了爱慕之情,这大概只有她这样大胆的女性才能做到吧!一见面,她就用了一句如果当今男生用来对女生搭讪一定会让女生鄙夷的话开头,这便是——“我好像在哪见过你”,不过她说的是实话。然而,萧涧秋的回答我觉得不怎么令她满意,尽管他们的对话进行的很好,但她毕竟没有听到自己想听到的答案——“和你在一块尤使我愉快”。
电影还体现了一处伏笔,也是在他们两个的对话中。当萧涧秋谈到“我在这所遇到的一切都很顺利,这儿给了我一种平安而质朴的感觉”,陶岚就用哲学的观点笑谈到,“这可不尽然,质朴里面含着尖叼,平安下面浮着纷扰”。没想到这一句笑谈后来却变成了事实,他在芙蓉镇呆不下去了,而且表现的消极了。以至于改变了我对萧涧秋的看法,一开始我是对抱有幻想的,认为他是一个正直、勇敢、敢于冲锋的人,没想到他却为流言所累,变得逃避、犹豫、过于矜持。在这方面,他是不如陶岚大胆的,陶岚敢于向流言发出挑战,认为“笑骂由人笑骂,我行我素”。
然而,在我看来,他完全不至于陷入与“文嫂和陶岚”的感情漩涡中,他却着实陷进去了。他本是怀着好心,想帮助文嫂一家,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好心帮助,却让文嫂的日子更加的痛苦不堪,舆论、流言蜚语时刻掐着文嫂一家的脖子,不让他们呼吸,也让他自己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但是,他如果足够勇敢的话就不至于陷入这样的困扰当中,当然我们如今这样去评价他是由于我们已经跳出了那个时代的限制。可是,他爱着的明明是陶岚,对文嫂只有同情,他完全没必要在同情和爱情之间徘徊。他应该知道,在那样一种环境下,无论让文嫂改嫁其他人还是自己去文嫂,都注定是一个悲剧。但除此之外,他难道没有其他办法帮助文嫂吗?不是的,他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工资资助文嫂,但要通过陶岚,自己却并不出面,也许那样结果会好的多,至少不会有流言吧。
当然,不可否认,文嫂一家的悲剧,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造成的。大宝的死,就是铁证如山的事实,陈奶奶请来的那位医生,一看就是一个“老学究”,当他看到涧秋和陶岚也在场时,他的神情已经说明了一切,大宝“高烧39°8!”这位“老学究”居然说没什么病,不用吃药了,萧涧秋有些质疑:“不吃药,孩子怎么能退烧呢?”,那位医生见状只好附和道:“好吧!那就吃一副吧!”这才开了药方。种种迹象已经表明,这位“老学究”骨子里都已经被根深蒂固的封建观念腐蚀了,这些所谓的传统道德、封建礼仪迫使他不可能让大宝药到病除。其实这样一想,真正杀死大宝的是根深蒂固的封建枷锁,是虚伪可悲的人伦天理。
如果说小说表现的细腻之处有不足,那么在写陶岚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爱慕时,小说却不亚于电影。在小说中,他们有几次书信来往,其中陶岚一开始就写到“我的生命的心碑上,已经深深的刻上你的名字和影子,终我一生,恐怕也不能泯灭了”。并且她还鼓励萧涧秋“你也听信流言么?你也为卑鄙的计谋所中么?你岂不是以理智来解剖感情的么?”无论在小说里还是在电影中,对陶岚大胆表达自己爱恋的刻画都是成功的。她会经常去找萧涧秋,和萧涧秋带在一起。因而,我很欣赏陶岚这一个人物形象,比之于萧涧秋,她是完美的。
电影中萧涧秋和陶岚为了不让采莲伤心,骗她“妈妈出远门去了”,这一点和小说中他们怀着悲伤带她到妈妈坟前不同。但我终究没弄明白这样一个区别是出于什么,或许是更人性化吧,但柔石先生那样写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电影中还刻画了王福生这个人物形象,我想应该是为了剧情需要,激化矛盾吧。那样一个认真好学,成绩优秀的学生最后却不得不退学,因为他爸爸的脚摔坏了。也正是文嫂和王福生的事情终于让萧涧秋认识到:“仅仅对社会中某个弱者的帮助,是改决不了根本的问题的,要真正救中国,只有彻底的社会变革。”最终他终止了徘徊,投身到了时代的洪流中去。
我还以为电影和小说中提到的“那是我3年前一时冲动写的曲子,叫《徘徊》”应该是个特写,表现了萧涧秋内心的愁苦、犹豫和彷徨。不过,最终他终于找到了方向,投身革命去了。很欣赏影片中陶岚毫不犹豫的追萧涧秋去的那个举动,她永远是那么大胆,执着。
我不愿去过多的评论那个时代造成的悲剧,那个时代已然过去,新时代早已到来。我也不想过多去批评那个时代人们的无知那个时代人们更多的估计是无奈和无聊吧,抑或是可怜。如今,我只希望,人们能够多点同情,多点理智,要知道流言会害死人的!想起鲁迅先生的那句话“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更希望流言止于智者!
品味经典,思考当下,兴许有一天我会忍不住再一次回味这部电影和小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