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人脑和电脑

2018-06-14  本文已影响0人  蓝格子简妮

最近关于人工智能的文章铺天盖地,都在描述人工智能的前景以及对将来的工作生活带来的冲击。老马,小札等等许多公众人物也有观点,预言人工智能将引发第三次科技革命。可以想象,不仅很多传统产业会面临冲击,许多高级脑力工作也会一步步的被人工智能替代,如语言,医疗,法律服务等。当人工智能可以拥有人脑的记忆、分析、判断和应变能力的时候,人脑和电脑最终将怎样对决?

这样的资讯总是和教育变革联系在一起。今天的教育为了让孩子面对未来的世界时,找到自己的价值。 死板的,填充式的教育,在未来必将遭到淘汰,因为在信息储备,数据库分析,精准执行等能力上,人类的大脑很难取胜,即便有个把这方面超群的同类,用了洪荒之力和机器人比拼,以此说明人类是不可战胜的。每当看到和电脑比赛记忆力,比赛弹琴,下棋的节目,都进一步确定了电脑的强大之处,非人脑所能及。就像小时候电视里播放吉尼斯世界纪录,节目里大力士和牛比赛谁的力气大一样,这种比拼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科技飞速进步的过程,不断的使人类重新为自身的价值定位。在照相机刚刚出现时,很多写真派的绘画者是否也有类似的困惑,精描细画的作品,和瞬间成像的照片,放在一起,可比点在哪里?在于完成的速度和相像的程度吗?实际上,绘画之价值在于无论怎样求真,然而从实物到画面,每个线条都经过了人脑的确认和加工,每个色彩都决定于画师瞬间的感觉和选择,也就是人脑创造力的价值,独一无二。

总结几方面,人脑贵在独立思考而非存储。思考是发散性而非程式化的,是通向无限的未知而不是在既定的循环往复。有了通往未知的发散性的思考,便会有发现,联想,创造。这是其一。

其二,人脑的思考是受情感驱动的。思考改变世界,而情感影响着思考。带着不同的情感看待世界,世界会呈现不同画面。人类与生俱来的爱与好奇心,推动人类对舒适,美好和趣味的追求,哲学科学艺术不断发展起来,短短的几千年,人类生活日新月异。同样,怀疑,仇恨这些不美好的情感,也同时摧残破坏着这个世界。人类复杂情感和思考积累起来的智慧,是再高级的机器也无法拥有和享受的。机器人可以弹奏肖邦,流畅清晰,准确无误,但依然无法与那位少年手掌之下流淌出来的音符相比,它们不无瑕疵,难说完美,但带着些许温柔的忧伤,而这种忧伤,也只有人类的耳朵才能辨识。

今天的孩子是未来的主人。从小感受世界,独立思考,在学习科学中追求真,在学习艺术中欣赏美,在社会关系中修炼善。拥有丰富的情感,进行自由的创造,享受更美好的人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