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话语空间爱生活、爱教育

行走徐州(二)

2019-11-11  本文已影响0人  蒲阳凡妈

文/倪慧墨

图片拍摄/倪慧墨

行走徐州(二)

徐州市的云龙山云龙湖旅游宣传语是”一城青山半城湖”,“云龙山水展风采”。可见云龙山水的魅力。游览完云龙山云龙湖后,我们下一个的行程是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

行走徐州(二) 行走徐州(二) 行走徐州(二)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中华民国国军五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位于徐州市,占地1200亩,经过近40年的建设,如今的淮塔园林拥有淮海战役纪念塔、淮海战役纪念馆、淮海战役碑林、淮海战役总前委群雕、徐州国防园等五大建筑,粟裕骨灰撒放处、胡耀邦植树处、青年湖等十大景点。整个园林青松翠柏,绿树环绕。气势宏大、风景秀美,是一个有历史内涵、人文景观丰富、自然景色优美的革命纪念地和风景游览区。

行走徐州(二) 行走徐州(二) 行走徐州(二) 行走徐州(二) 行走徐州(二) 行走徐州(二) 行走徐州(二) 行走徐州(二)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高三十八点一五米,面向朝阳,巍然耸立。塔向东耸立。塔身正面,镶嵌着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九个镏金大字。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庄严肃穆,青松翠柏默默地守候着烈士纪念塔。不时有社会团体,学校学生来到塔下,缅怀淮海战役的先烈。

行走徐州(二)

坐落在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的五位人雕分别是淮海战役的5位总前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行走徐州(二) 行走徐州(二)

国防教育馆门前还展示了很多飞机大炮,还有一个淮海战役的纪念馆。

两汉400年间,徐州共有13位楚王、5位彭城王。城周围汉墓林立,已经出土发掘的汉墓有多座,均是两汉的王侯、国戚的墓葬,丰富而宝贵的汉代文化遗产为中国国内所罕见。构造各异的汉墓、栩栩如生的汉画像石、惟妙惟肖的汉兵马俑,并称为“汉代三绝”。

行走徐州(二) 行走徐州(二) 行走徐州(二) 行走徐州(二)

徐州是中国汉画像石集中分布地之一,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是收藏、陈列、研究汉画像石的专题性博物馆。占地1万平方米,收藏珍品汉画像石350余块,由当代艺术大师李可染先生题写馆牌,于1989年10月1日建成开放。

行走徐州(二)

徐州汉画像石题材广博、内容丰富,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的题材有人们车马出行,礼尚往来,歌舞乐器,博弈杂耍、建筑人物、男耕女织等;反映神话故事的内容有伏羲、女娲、炎帝、黄帝、东王公、西王母、月中玉兔等,表示祥瑞吉祥的图案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麒麟、九尾狐、二龙穿璧等。徐州汉画像石中的牛耕图、纺织图、九仕图、迎宾图、百戏图及八米长卷押囚图,堪称艺术珍品、镇馆之宝。

行走徐州(二) 行走徐州(二)

徐州汉画像石丰富的内容,真实地再现了汉代政治、经济、文化、信仰等各个方面。精美的雕刻,使它在中国美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参观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犹如置身于灿烂的历史长河。

汉画石像的祠堂画像重视整个空间的布局,每个祠堂的内容基本上都包括了天上、人间、历史、现实的四度时空,体现了汉代人们的世界观和审美观。祠堂是开放的空间,祠堂画像是为活着的人观看的,因此经常刻有抑恶扬善有教育意义的画像内容。

行走徐州(二)

云龙山正门对面就是徐州博物馆。由陈列楼、土山东汉彭城王墓、清高宗乾隆行宫三个展区组成。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

行走徐州(二)

里面展示的是徐州建城数千年来的一些重要历史文物,馆藏数量有50000件藏品。

行走徐州(二) 行走徐州(二) 行走徐州(二) 行走徐州(二) 行走徐州(二) 行走徐州(二)

馆藏精品有金银器,陶瓷器,书画,陶俑,铜器,玉器,石刻碑刻等。馆藏珍品在江苏省乃至全国都首屈一指。对两汉文化有兴趣有研究的人应该去看一看。

行走徐州(二) 行走徐州(二) 行走徐州(二) 行走徐州(二) 行走徐州(二)

楚王陵墓按照地面宫殿的方式建筑完成,也就是说他在活着的时候享受什么样的待遇,墓葬就建筑成什么样子。陵墓建筑19年完成。总建筑面积851平方米,深入山下20余米。气势恢宏,建筑奇特。

行走徐州(二)

楚王陵里还有汉兵马俑的展示,楚王陵的兵马俑为彩绘兵马俑,有步兵,车兵,骑兵等组成。有秦兵马俑的感觉。工作人员介绍说,秦俑以写实为主,汉俑在继承秦代雕塑艺术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汉俑形体塑造上更大胆。写实转变成写意,它着重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状态,汉代的能工巧匠们以生活为蓝本制作的这些陶俑,继承了中国传统雕塑艺术风格又融和了楚文化的神髓。

虽然陵墓经过盗贼的多次盗取,但是所存的陪葬物品依然数目可观,最为壮观的就是金缕玉衣,当时盗墓贼抽走了金丝,只有2000多玉片散落在地,这些玉片均为质量上乘的和田白玉,晶莹润泽。后来经过文物修复工作人员的修复,还原成金缕玉衣。其中还有数百件的青铜,金、银、玉器,还有漆器、陶器、骨器等陪葬品。铁制兵器等。

古代的王侯特别喜欢玉器,棺木是镶玉的,穿的衣服是金缕玉衣,还有各种玉制的佩戴物,玉佩环,玉腰带等。生活用品有玉枕,玉杯,玉筷等。王候在活着的时候,享受无上的权力和荣光,死后还追求永生。王侯贵族相信美玉聚集了天地之精华,穿上金缕玉衣就可以尸身不腐,因此他们死后不仅穿上玉衣,甚至尸体上的九窍还要配上玉罩或玉塞。看到展馆里这些出土的奇形怪状的玉制品,一瞬间,我对玉所有的好感荡然无存。难怪有人说来历不明的玉不能买,老玉不能买。你根本不知道这些玉的前世经历过什么。

“秦唐看西安、明清看北京、两汉看徐州”。这几年看过北京,西安,再看到徐州,发现这些历史古城有一个共同点,帝王活着到时候住的皇宫寝殿富丽堂皇,死后葬的的陵园陵墓也是极尽奢华。而这些宫殿、陵墓,还有帝王们生前用的各种精致生活用品,死后陪葬的各种金、银、玉、铜、铁、陶、木器等等,都是普通老百姓和能工巧匠建造而成。人民的智慧真是无穷无尽。

一个拥有几千年文明史的城市,不是几天就可以看完的。我也只是浮光掠影的介绍了一些。大家如果对徐州感兴趣,还是自己亲自去看一看,也许你能发现更美的风景呢。

我收集了一些非常不错的徐州的汉文化、旅游景区宣传语,它们蕴含了古彭城的文化,展现了新徐州的风采。这些宣传语可以帮你迅速的了解徐州的前世今生。

1、辉煌文化积底蕴,两汉三绝展画卷。

2、千年文韵风,悠悠两汉情。

3、兵马俑阵卫王陵,画像石刻写春秋。

4、楚王陵前列兵俑,竹林寺里藏真佛。

5、有俑有陵有汉画,有山有水有古刹。

6、人杰地灵五省通,古风汉韵四海扬。

7、千古绝唱大风歌,两汉文化蕴徐州。

8、中国的淮海战役,世界的商战之城。

9、自古徐州通天下,山清水秀汉文化。

10、秦砖汉瓦古彭城,龙腾虎耀新徐州。

(待续)

原创文章,转载需联系作者授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