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投资中最重要的事》-猫·树·胡萝卜·大棒
引言:我不打算按照《投资中最重要的事》原著叙述顺序来做解读。分解成几个主题更利于展开并融合自己的理解。要详尽的理解原著,按部就班的读是最好的方式。要用最低注意力获得精华,买得到上的解读课程,只需19分48秒和4.99元。
我想写的是能拿到自己思考体系中的部分。不能多,多了冗余,总有些事现在想不清楚。今后还要一遍遍读,一次次想。不能少,不能强行概括掉必要的思维过程,必要的挣扎是重建思考体系的前提。思想苦中来。不能止于知道,要有用。要对得起自己的时间和读者的能量。
所以,这系列注定不那么简洁明快,甚至多有踌躇。
在学习过程中插入一些币市投资的思考也是必须的。不落地的思考怎么验证是否更接近了真相呢?认知进步也需要拥有本篇的关注点——耐心。成长从来是不容易的。
本文是系列的第一篇。就以马克思提出的一串比喻开始:猫·树·胡萝卜和大棒。
猫指投资者。树指投资者的生存环境。胡萝卜指高风险高收益的诱惑。大棒指放弃安全收益的压力。这四个比喻构成了泯灭投资人耐心的闭环场景。猫起初不管处在树的任何位置,都会心心念念放在高处树枝的胡萝卜。猫身后有安全稳定的收益。但机构深陷于业绩评级,投资者督促。散户深陷于攀比和内心的种种无名躁动。这些都构成了驱赶投资者远离稳定低收益的大棒。前有诱惑,后有大棒,耐心攀爬变得愈发艰难。对于任何一只猫来说,随着位置上移,都会进入自己不能驾驭的极细枝干,稍有不慎就会跌回地面。
“树”不得不爬。如何能做到耐心等待机会,耐心处理攀爬动作,稳扎稳打爬到合适自己的位置,这不只是个技术面问题。心病还要心药医。
心病其一:别怕再没有机会。要相信币市还有一轮又一轮牛熊。而每一轮都会有造富高潮。很多数据表明比特币的市值波动在减弱。可是这一轮依然跌去八成以上,今天算起,下轮只要在三年后涨到4万美金就有十倍。十倍还不够吗?更何况很多优质币已经跌了95%。下一轮,百倍币一定还有。他们中的很多现在就静静躺在非小号的列表里,等着你我去发现。
每一轮,甚至每一年都还会有新概念,新进展,新英雄。17年大牛普涨不足以拿来说事。18年的熊市里,上半年有fcoin横空出世,不到一个月80倍。下半年有bnb逆势跑赢比特币。胡萝卜并没有那么稀缺。在币圈,机会太多,好投资者不够用。
上不了车是不存在的。市场大到带不动了肯定会有资金去打造下一个“币圈”。到时候聪明人有机会面对一个“09年的比特币”,岂不美哉。就算,没有币圈这样的平民大机会了。想想百年历史的房地产,2015年超跌热点城市翻倍,2016年一线城市翻倍,2017年二三线城市翻倍。股市就更不用麻烦举例了。所以啊,一百年以后币圈都还有机会不是?而且还是密集的机会。
李笑来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里提到一个观点:造富机会是越来越快速,越来越密集,越来越有爆发力的出现的。
同意。如果把造富爆发期看成是科技进步、传播、资金涌入这个过程的话。科技进步显然是加速度的,传播显然是加速度的,资金涌入一样是加速度的。有过人的信息捕获能力,有保持认知领先于人的能力,一定会在三重加速度中狠狠致富的。
“没有一个机会不值得错过。”丁磊这句话是我2019最大的心得。
心病其二:大棒其实很少落下。
意思是无收益的压力其实很少转化为惩罚。散户在这个维度有比机构更大的优势。
巴菲特喜欢举打棒球的例子。简意是投资者需要做的就是端好球棒,等待那个风险可控又有机会打出全垒打的机会。而不是每次都挥棒。投资失败比错过机会更可怕。
这衍生出了马克思和巴菲特的一个共有策略:相机而动,而不是主动发起交易。马克思在这方面做的要比巴菲特更极致一些,以至于因为在别人危难之际砍价太狠而获得了“华尔街秃鹫”美名。赵东喜欢在微博说些气人的话,比如“熊市没人跟他抢便宜的比特币”,“别人急着扔掉比特币他来接”。其实说到底,都是在等待对手盘自乱阵脚,等待最大抛售意愿出现。
大棒很少落下,投资者也不要自己找揍。霍华德.马克思提到: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投资者因为一直在低收益环境中追求高收益而不复存在。
他的本意是提醒那些借用杠杆的债券投资者。我想到的是币市众生在熊市的躁动。太多人急着要在熊市赚到钱了。“牛市赚钱,熊市赚币”的提醒如耳边风。我在一个投资群里看到的现象。有些人为了在熊市回本,竟然四处打听哪里有资金盘。寄希望于靠微信群这样的渠道去加入早期资金盘然后获利退出。祝好运吧。
再对自己说一次:大棒很少落下,别找揍。
心病其三:认知局限。
耐心源于对无限博弈的认知深度。投资不是一蹴而就的,并且不应该有绝对收益目标。投资的目标因该止于战胜市场。这里包含了上文第一点怕错过的因素。但又有些不一样。
无限博弈思维会激活多个思考维度。
1 无限博弈不是为了到达终点,而是为了到达起点。买房的例子。大家因该都是听过上车盘这个说法。其实这就是一个健康的无限博弈的思维。不要指望自己的工资收入可以一下住进北京四环内。身为一个屌丝,就要先努力工作,提高月收入,然后家里凑凑在远郊买个上车盘。等房价涨了,卖掉上车盘作为本金,贷款在城里买个小户型。房价和收入接着提高,再卖掉小户型换改善房。每一次博弈都是为了积累新博弈的起点。而不应该不切实际的幻想一次性买入豪宅。
即使是成功人士,每博弈一次也只能有有限收获。做电影的例子。卡梅隆最初的异形系列并没赚什么大钱,但是树立了良好的声誉。然后有了驾驭大资本电影的机会。泰坦尼克成功了,才有了改造电影工业的机会。然后有了阿凡达。接着推动电影工业发展,可娜塔莉赔钱了,不要紧,很多工作室,很多技术流程因为这个片子被建立。这让包括卡梅隆本人在内的导演拥有了在更大工业体系里去做事的机会。
谁也无法一次获得所有,无限博弈追求的是日拱一卒,而不是离开牌桌。
2 无限博弈中长期付出会不会竹篮打水?在这个问题上,很多人都想错了顺序。因该先想:做一件事最少会收获什么?最小收获值不值得努力?如何保证大概率获益?风险和收益是否匹配?这件事是有限还是无限博弈?最后才应该开始一场不会失败的博弈。
不幸的是很多人都是先开始了博弈。包括我自己。反省呗,还能怎么办?
自己的一个例子。追高20000美金的比特币。
17年12月的时候我并不具有现在的认知和心智。那时候虽然觉得比特币大概率面临回调,但是也“理性”的认为,宁愿买贵,不可错过。因为自己用有限博弈的思维给自己定下了某日前持有比特币x的目标个数。当时觉得涨下去可能永远实现不了了,而下跌大不了亏损法币。
结果自然是一路定投到最高点。
如果引入无限博弈的思维模型。不设立具体的比特币数量目标,认识到其他高增长资产会不断地涌现,间接帮我实现屯比特币的愿望。就像投资比特币可以置换房产。可能当时不会那么慌张。18年上半年我抓住过pai的机会,阶段性抓住过okb和one的机会,这些都让我轻易实现了原有的屯比特币目标。现在冷静下来一想,其实牛市继续就意味着融资会不断加码,小币种机会注定是增多的。如果转熊,那更是不必着急了。彼时真蠢啊。
(这里衍生出了霍华德.马克思提出的另一个精彩概念——第二层次思维。明日更新,敬请期待。)
3 盲信大佬也是一种对自己缺少耐心的表现。背后的根源是在纷繁世界中急着找到一个行动指南。希望有一个老手的观点帮自己简化概率计算的难度。币圈一日,人间一年。炒币时候难免有些事让人焦躁。而投资的问题天然又是概率问题而不是是非问题。
fcoin出现的时候我是有点焦虑的。当时很多媒体和大佬站台ft,我很怕重仓的ok从此被打垮。然而面对交易挖矿这个全新概念,真的算不清什么是大概率。
当时我选择了相信大v们,因为觉得时不我待,而且自己信息和经验有限,不该信任自己。
幸运的是已经入圈一年,经过了买20000美金比特币的大跟头。之前还抗住过4月份eos主网上线行情的加仓诱惑,算是成熟了些。我开始认识到自己的困境其实是行动焦虑叠加踏空焦虑。当时想到个好办法:用小额操作缓冲错过感和无为的无力感。买了1000块钱ft,心态释然。冷静之后其实反倒很快理清了交易挖矿的种种,后续抓住了cac的机会。
今天差不多了。说回在币乎写作的耐心和对币乎会越来越好的信心。想起超级马里奥,一个真实可爱的直男。一个登顶热门第一之后毅然离去的怼男。我多想在币乎获得成功,证明朋友你错了。你我都需要一些投资自己、投资币乎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