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励志交际心理人文社科精品读书想法

因果律

2021-06-19  本文已影响0人  已未晓

《心灯》(四)读书笔记 17 ②

现在的果就是未来的因,未来的果取决于现在的因。现在你在婆娑世界的状态既是你前世的果,又是你未来的因,因为因果是同时的。

实际上你不需要渴望情、渴望爱,因为你本身就具足了万法,只是你不敢直接承担,所以你也就无法直接起用,当下起用。当你学会了直接承担,你就会发现你具足了万法,与佛相比,你什么都不缺,你所缺的只是勇气。刚才讲到飞蛾扑火,你看到它是死了吗?那不叫死,而是超越了、升华了。为什么你要给它一个定义,说它死了呢?你看到花落,以为它真的就落了,可是从花落里我又看到了花开!

人与人之间、人与佛之间唯一的区别就是境界,就是心胸、器量、格局。由于你不敢起用,你就永远停留在凡夫的境界里。如果你敢起用,你就不是凡夫了。可能你的长相还是个凡夫,但是你的内在已经起了变化,达到了无我的境界——无所住,无所求。

境由心生,你的心不改变,到哪里都解脱不了。我们所谓的超越和解脱,不是对外在环境的超越和解脱,而是心的超越和解脱。

佛法是内修的,外在环境只是一个助缘,是用来检验我们的心超越了多少,证悟到什么层次,解脱到什么程度,达到了什么境界。可是现在有相当多的修行人都在否定环境、躲避环境。佛教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与识是一不是二。你老在环境上纠结、下功夫,不是舍本逐末吗?

人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的人一辈子都在抓表面的东西;有的人在边边角角忙碌了一辈子,辛苦了一辈子;有的人一辈子都在不停地抓,都抓空了;而有的人你看他优哉游哉,清闲自在,可是一出手就抓到一条大鱼,一出手就击中要害。

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世间万物都迷不住他,都不能让他留恋,他什么都提得起、放得下。当他需要的时候,或者说当他经历的时候,在这个当下他是全然的;当他做下一件事的时候,在下一个当下,他还是全然的。因为他已经达到了全然,他做任何事情都是全然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