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日

2019-01-14  本文已影响0人  创越时间

单言:所谓现在活着,是鸟儿展翅,是海涛汹涌,是蜗牛爬行,是人的相爱,是你的手温,是生命。——谷川俊太郎《二十亿光年的孤独》

我曾经一直认为心理学就是宗教,神秘且拒人于千里之外,只有少数人才能触及神灵。

特别是在读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弗洛伊德把许多行为的解释归结为性。让读后的人,心情更加昏暗,甚至怀疑自己不正常。而最近读了《自卑与超越》,相比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我更喜欢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更阳光,更能让我对照着去检视自己。《自卑与超越》从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卑感和优越感,早期的记忆,梦,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职业,人及其同伴,爱情与婚姻等方面解释我们的一生。每一个方面都是我们生活的一个方面,超级接地气有么有?

今天主要想分享的主题是:梦

概括:

先解释下,什么事生活样式?我的理解就是我们理想的生活状态。下面我们在来读阿德勒对梦一些定义和解释:

什么是梦:梦必定是生活样式的产品,他也一定有助于生活样式的建造和加强。梦只是引起这些感觉的一种方法,一种工具,梦的目标是它所留下来的感觉。

什么时候做梦:只有在还没想出我们所面临问题的解决方法时,只有即使在睡眠中现实也不断压迫着我们,并向我们提出种种难题时,我才会做梦。

为什么做梦:在支持生活的样式,并引起适合于生活样式的感觉,但是,生活样式为什么要支持呢?有什么东西会侵袭它?能够攻击它的,只有现实和常识。因此梦的目的就是支持生活样式抵制常识的要求。

结论:梦是想在个人的生活样式和他当前的问题之间建立起联系,而又不愿意对生活样式提出新要求的一种企图。生活样式是梦的主宰,它必定会引起个人所需要的感觉。在梦里,我们欺骗着自己。每一个梦都是自我陶醉和自我催眠。每一个梦都表现出:依照个人面临的特殊情境,他觉得自己生活样式的哪一方面需要再加强。因此,对于梦的解释都是属于个人的。

我个人的理解是:梦是我们现实生活的寄托,当我们面对困难需要解决时,我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可是现实和常识不允许我们这么做,这时我们会做梦,在梦中,我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所以在梦中,我们欺骗着自己,陶醉着自己,催眠着自己。在梦中,不是与现实生活一一对应的,是把现实进行“比喻、修饰”后的场景。最终梦会留给我们一些感觉,就是我们面对困难时的感觉。

举个例子:一个生性懦弱的同学:在考试前,梦中:自己站在万丈深渊前,不由自主的往后退,这样才能保持安全。说明他在面对考试时,不由自主的想到的是逃避,可是现实生活并不允许他这么做。所以才有了这个梦。

换作另一个勇敢且有远见的同学:在考试前,或许根本不会做梦,或者他也梦见的是万丈深渊,但是他却看到的是: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留给他的感觉自然就是轻松加愉快。(这个例子不是我编,是阿德勒的实验描述)

对此,我深有体会,我仔细回想了自己人生中几次重要时刻,虽然梦中是什么记不得了,但是感觉都是:这个事万一不行怎么?此种感觉深深的影响着我,一直到现在。

还有好多的想说的,但是我需要理一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