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级传播学

《群体性孤独》拉近的世界和疏远的距离

2019-04-14  本文已影响2人  17刘益益

  当今,4G即将成为过去,5G将要成为一个时代,未来会不会有6G、7G呢?答案是肯定的。打开手机、电脑 ,世界触手可及。远方的世界不在遥远,似乎不用风雨兼程。身边的家园,好像我们没有认真的审视过。

  现在,无论相隔多远,一个视频电话,那人只隔一张屏幕,在这个时代,“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似乎并不存在。我们相聚时,更多的相对无言,各自玩着自己的手机,我们和屏幕里的朋友谈天论地侃大山,没有听清身边的人说什么,我们在网页上口若悬河、妙语连珠。抬起头,看看身边的人,默默无言。拿起手机,我们的朋友可以有很多,但好像交心的没几个。上一次,青梅煮酒,把酒言欢是什么时候呢?我好像忘了,你好像也忘了。放下手机,慢慢黑夜里,辗转难眠时,内心深处深处的孤寂漫弥漫开来,将你我吞没。

尽管互联网将世界变得更平,尽管越来越快的交通工具将我们的足迹延伸得更远,但我们与身边人的距离却似乎越来越远——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并没有使我们彼此之间变得更亲密。我们的距离近了,我们的距离又远了。

  本书中,雪莉•特克尔选择了两个突出样本以便深入观察人与机器、人与网络的关系,一是养老院里的老人,二是正值青春期的中学生。人至老年,最渴望得到面对面的关怀,尤其是亲人的。正处于叛逆期的中学生同时也会对新生事物新兴技术充满好奇。雪莉发现,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无疑大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对短信、邮件、社交网站、电子游戏等出现过度迷恋,乃至人与人之间的对面交流能力下降。看似满世界里充满了新兴科学技术,“从形式上看人们之间的联系似乎更轻松、更密切,但实际上却更焦虑、更孤单”。

科技的飞速发展,个人门户网站、博客,成为过去,让位于微信、微博和QQ。科技越发展,我好像更孤独。活在自己的世界,网络似茧,将我裹住。我一个人狂欢,抬头看看,大家好像如此。

这并非是要将科技描绘成洪水猛兽。任何事物总会存在矛盾对立的两面,科技发展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即一面造福人类社会,另一面又不可避免地会扰乱人们的传统生活。从这层意义上讲,科技特别是机器人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造成的“孤独”现象,这是科技发展进步的“附产品”。

  科技如此发展,这一代人用几十年承受了几个世纪的科技巨变。网络将距离缩短,我们有陷入“群体性孤独的风险”。如何破解这个问题,雪莉指出,“如果我们既要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又要摆脱信息技术导致的孤独,就必须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一方面,我们要学会独处,体会独处带给人们的好处;另一方面,朋友、亲人要更多地坐在一起,面对面谈话、讨论。”这也就是说,无论科学技术如何发展,人际之间增进情感的诸多交流,是机器与科技无可替代的,至少今天是这样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