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历史专题精选历史有意思简友广场

[历史]长安群像集录(15)第十五章:杨钊的野心(四)

2025-10-31  本文已影响0人  玉轩寒

第十五章 杨钊的野心(四)

天宝九载秋,长安曲江。

暑气散尽,秋水澄明。岸畔枫乌经霜,染作一片红黄锦绣,与苍翠松柏相映,映入粼粼波光。

画舫轻移,划开如镜水面。李岫独立船头,双眉深锁,望向渐近的江岸。船夫古铜的面容绽开朴实的笑,朝舱内扬声道:“公子,将靠岸了,该请老爷起身啦。”

李岫颔首,转身入舱,俯身轻唤:“父亲。”

李林甫眼皮微动,缓缓睁开,低喃:“不想竟睡得这般沉……”他以指轻按额角,稍整衣冠,“多年未得如此酣眠,倒觉神气清明。”

“父亲这些年来,心弦从未敢松,”李岫语带涩意,“便是夜寝,亦辗转数处,儿……有时竟不知父踪。”他望着父亲鬓边新添的霜色,喉头微紧。

船身轻震,靠岸。

登岸未行数步,便见几名赤膊壮汉,推着满载新伐枫木的板车,呼喝着沉重号子,蹒跚而过。那赭红枝叶犹带生气,宛若未干的血迹。

待行人远去,李岫陡然屈膝跪地,仰面时泪光盈眶:“父亲执政多年,怨仇遍布海内。一朝祸起,儿子只怕……到时欲求为一介苦力而苟全性命,亦不可得!”

李林甫默然,目光掠过儿子颤动的肩头,投向空茫远处。良久,一声长叹:“事已至此,复又何言?”

他伸手攥住李岫手臂,五指因用力而泛白,将其稳稳扶起。声音低沉,却透出铁石般的冷硬:

“然自踏足此路,为父便未想过回头。权势之巅,进一步或可生,退半步即是死。唯令人人畏我、惧我,你我父子方有立锥之地。”

他略顿,眼中幽光一闪,似自嘲,更似决绝:

“高处固然寒彻骨,但你可知,跌落下去,便是万丈深渊,尸骨无存。”

言毕,他眼角掠过一丝寒意,意味深长地拍了拍李岫的肩。

---

与此同时,大明宫紫宸殿内。

李隆基广袖一拂,缓步踱至丹墀之下,笑望杨钊:“爱卿所请,朕准了。张易之兄弟虽于武曌朝有恃宠乱政之嫌,然曾劝返中宗,于社稷有功。朕下诏复其官爵,赐荫子孙,卿以为如何?”

“臣叩谢圣恩!”杨钊伏地顿首,泣声哽咽,肩头微微耸动。

李隆基垂目注视片刻,方轻拍其肩,温言道:“爱卿言重。如今你既为功臣之后,又何须再虑出身之事?”

“陛下天恩……臣,尚有一不情之请。”杨钊举袖拭泪,目光微抬,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

“哦?”李隆基眉梢微动,“但说无妨。”

---

江岸芦荻丛生,秋风中抽出洁白花穗,摇曳如雪。

“父亲身居相位多年,如今朝中,何人能令父亲侧目?”李岫试探着开口。

李林甫驻足,目光掠过潋滟波光,投向远方宫阙的飞檐,良久方道:“岫儿以为呢?”

“莫非是左相陈希烈?”

“陈希烈?”李林甫轻嗤,“清谈之客,乃我用以塞众人之口的傀儡,何足道哉。”

“可是王鉷?”

“王鉷理财有术,亦知进退,暂是可用之才,而非心腹之患。”

“那……可是那杨钊?”李岫压低声音。

闻此名,李林甫扶额,笑声中带着毫不掩饰的鄙薄:“杨钊?区区市井无赖,凭借几分机巧与椒房之末亲,谄媚圣心。韦坚、杜有邻诸案,不过逞其阴谋之能。此等毫无根基、行事无状之徒,如浮萍无根,纵一时得势,终非庙堂之器,何惧之有!”

“既非此人,那父亲究竟……”

李林甫将手搭上儿子肩头,目光骤然变得幽深,语调沉缓:“为父所虑,从不在眼前跳梁之辈。需知,能撼动大树的,从来不是地面的杂草,而是地底……那看不见的盘根错节。”

他收回目光,倦意浮现:“罢了,回府罢。”

李岫闻言,默然噤声。

---

李隆基注视杨钊片刻,伸手虚扶:“爱卿还有何事,但说无妨。”

杨钊神色一凛,言辞恳切:“臣名‘钊’,中含‘金刀’,此乃凶器,暗合图谶,恐于朝廷不祥。臣每每思之,寝食难安。伏请陛下圣断,赐臣新名,以安臣心,亦绝天下之疑。”

“原是此事。”李隆基拊掌轻笑,“爱卿为国理财,堪称栋梁。朕望你勉力前行,尽忠报国,特赐名‘国忠’,如何?”

“国忠……杨国忠……”他喃喃重复,随即深深拜下,声透肺腑:“臣叩谢圣恩!自当竭诚尽忠,不负陛下厚望!”

---

虢国夫人瞧着默立一旁的杨国忠,唇角一勾,似笑非笑:“杨钊摇身一变,成了杨国忠,当真圣眷正浓啊!不过你可别忘了,如今站在权力之巅的,仍是李林甫,不是你杨国忠。”

杨国忠面颊肌肉微微一紧,倏地伸手扣住虢国夫人玉颈,声沉如铁:“莫仗着我几分欢喜,便肆意妄为……”

虢国夫人轻咳一声,却不挣扎,舌尖微吐,玉指反抚上他紧绷的下颌,痴痴笑道:“你狠起来的模样,倒真有几分魅力……”

杨国忠眼底愠色一闪即逝,指间力道渐松,掌心沿她颈项滑落,缓缓解开外衫细带,贴耳低语,气息温热:“今夜,便让三娘好好见识我的‘魅力’。”

虢国夫人方欲应答,温热的唇已覆了上来。她只觉周身滚烫,软软倒入锦榻之中。

翌日清晨,虢国夫人慵坐镜前。一双带薄茧的手轻按香肩,耳畔传来温醇语声:“三娘,我为你画眉。”

她回眸望他,媚眼如丝,微微仰首:“好,倒要瞧瞧杨哥手艺生疏否?”

杨国忠方执眉笔,忽有仆来报:“夫人遣人来传话,府中有贵客至,请大人速回一叙。”

虢国夫人轻嗤一声:“尊夫人虽是歌姬出身,持家倒真是一把好手,消息也灵通得很。”

杨国忠指尖在她下颌轻轻一刮,神色瞬间已恢复从容,柔声道:“裴柔纵有千好万好,在我心中,终不及三娘万一。且等我回来。”

---

杨府屋内,一墨绿长衫的魁梧汉子负手而立。脚步声自外急传入,汉子蓦然转身,正见杨国忠疾步而入,当即朗笑拱手:“杨大人,别来无恙!”

杨国忠胸膛微微起伏,神情动容,快步上前把住对方手臂:“鲜于兄!既来长安,何不先知会一声,也好让愚弟早做准备,扫榻相迎!”

(未完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