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需要你做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3201290/b52517cfe7406559.png)
生命的首要目标是繁殖,但是为了完成繁殖任务,有了次要目标——情感这种快捷方式。
一种主流的说法是:
人类已经把情感需求变成了首要目标。
这是没有问题,问题在于这被认为是:情感为次要目标,却取代了原来首要目标。
这个事情更深一层次的看可能会有些不同,你会发现并非取代。
对于情感来说,它是为了完成繁衍而有的次要目标。情感除了是一种快捷方式外,它还是一种反馈。让我们舒服的情感是正反馈,比如:高兴、快乐、兴奋等,这些都会让我们再次去完成这件事情;让我们痛苦的情感是负反馈,比如:疼痛、难过、悲伤等,这些都会让你下次避免去做这样的事情。
既然是正负反馈,那么必然有一个主体,那就是人类本身,也就是你。
那么这些情感,给出快乐的正反馈和痛苦的负反馈,它们的目的又是什么? 或者换个角度说,既然是反馈,那么它们又在调节什么呢?
答案还是你,调节的是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也就是说情感的目的是时刻调节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让你和这个物理世界的变化保持一直。而你更本质上说是你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也就是你的认知方式。 这个真实的物理世界就是一个标准,但是它却在一直变化,而你的认知方式的调整,也就是情感让你做出的变化,是为让你自我调节,适应这一变化。
比如,你想要财富自由,那么你的认知里必然会有一条或者去找一条路,去通向财富自由。 有了路,你需要去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如果离目标越来越近,那么你会有愉悦的情感,如果离目标越来越远,那么你也会有痛苦的感觉。前者会让你坚持下去,后者会然你做出改变。这和姗姗学步的小孩很像,每一次的跌倒都是一次负反馈,每一次向前迈一步,都是一个正反馈,直到有一天,他可以正常的走路。
情感是反馈,让你更清晰的认识这个世界,实时做出调整,与当下的世界保持一致。
为什么要和这个世界保持一直呢?保持一致了有什么好处呢?
保持一致了,就可以更容易的获得资源。你想想,这个世界的变化和你的认知是一致的,会是一个怎样的场景——你想啥,这个世界就是啥样的。虽然有些理想了,但只要有一两件事情做准了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比如互联网大佬们的业绩,马云的淘宝、马化腾的微信、李彦宏的搜索等。
有了资源,你才成更好的繁衍后代,并把你的认知方式延续下去。在这里你一定会说,那么不生育的人,并没有按常理出牌啊,这是什么情况?
这是这个时代的恩赐,可以让每一个人自由的选择,给每一个人做自己的权力。但是规则到已经存在,凡事必有代价,你可以选择一个人潇洒,代价是无后,你的基因不能被传递。从概率的角度看,这也是正常的,只要有一部分人来做繁衍这个事情就可以了,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
而且社会分工角度来看,这更是再正常不过了。
看看蜜蜂,也许会有些启发:
蜜蜂过群居生活,蜜蜂群体中有蜂王、工蜂和雄蜂(Drone)三种类型,且有一只蜂后(有些例外情形有两只蜂后),1万到15万工蜂,500到1500只雄蜂。
蜂王的任务是产卵,分泌的 蜂王物质激素可以抑制工蜂的卵巢发育,并且影响蜂巢内的工蜂的行为。
雄蜂的职责是和蜂后繁殖后代,雄蜂不参加酿造和采集生产,个体比工蜂大些。雄蜂一生只有一次与蜂王的交配,交配结束后几分钟内死亡。
工蜂是一种缺乏生殖能力的雌性蜜蜂,在蜂群的雌性蜜蜂中,仅有蜂后拥有生殖能力。工蜂的任务主要是采集食物、哺育幼虫、泌蜡造脾、泌浆清巢、建造蜂巢、保巢攻敌等工作。
所以每个人都做好自己,对群体的繁衍来说,也许是一件好事。
回到人类的情感上, 把情感目标作为首要目标,这是正确的,唯一不同的是,并非取代繁衍目标,而是为了更好的完成繁衍目标。
对于个人来说,你去放心大胆的做自己吧,去完成你的情感需求吧,这个世界需要你这么做。
后记:
想了一下,最近常用的一些产品,看了看他们的宣传:
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
微信公众号,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简书,创作你的创作
得到,终身学习用得到
wunderlist,Keep your life in sync
evernote,记住一切,现代生活喧嚣繁杂,印象笔记帮你轻松简化一切,让生活更美好,让工作更省力。
onenote,创意在 OneNote 中成型
爱奇艺,悦享品质
百度,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今日头条,你关心的,才是头条
抖音,让崇拜从这里开始!
快手,记录世界,记录你
京东,多快好省 只为品质生活
淘宝,淘!我喜欢
天猫,理想生活上天猫
总结一句话,这些产品在帮助你更好的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