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王羲之《姨母帖》——篆隶风格
《姨母帖》释文:
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王羲之顿首、顿首。文中“姨母”是王羲之书法启蒙老师卫夫人,名铄,字茂漪,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与王羲之母亲一样夫君去世而寡居,姐妹二人同病相怜,长期生活在一起。王羲之从童年开始跟随卫夫人学习书法,不仅与姨母感情深厚,与其子李充交往亦密。
卫夫人出生于晋泰始八年(272),卒于东晋永和五年(349),享年七十八。时年王羲之 47 岁,《姨母帖》应是葬礼结束后所作书札。在短短的 42 个字中,王羲之似乎有点“语无伦次”,用 4 个“顿首”,两个“哀”,两个“奈何”来倾诉悲痛的心情。有专家称此帖为“奈何”帖。第二行“姨母”二字置顶,用以表示对卫夫人的尊敬,这种写法在宋代米芾和苏轼书札中很常见。明清时期的圣旨中,书写到“皇帝”等要另起一行置顶并高出其他行一字。但此帖中“反”字多解释为“因为悲痛,心中上下反复不停”等。这是对“反”字的误读,近检《周礼》《礼记》《仪礼》等典籍,应有符合礼仪的解释,“反”即“反哭”,即是当时丧礼环节之一。
此帖曾摹刻于《戏鱼堂》、《真赏斋》等丛贴。现存王羲之的字面貌不尽相同,大凡有流便和古质两种,《姨母帖》属于后者.杨守敏说:“观此一帖,右军亦以古拙胜,知不专尚姿致。”此类作品可能是他早期所写,其结字和用笔都还存有较浓厚的隶书笔意,和现在出土的晋代简牍帛书有相近之处。如“一”“十”“痛”等字中的横画,隶书的笔意都很明显;“痛”“日”“何”等字的转折处都较生拗峭拔,并残存横式。这些都是隶书笔势孑遗。另外笔画质朴凝重,出笔入笔比较自然,不像唐以后那样强调一笔三折。这些都使此幅作品具有一种古朴高华的艺术魅力。还有一幅《行穰帖》和此帖比较接近。笔法新变端倪——《姨母帖》作为千古书圣的王羲之,其不朽的地位往往与《兰亭序》相关。但《兰亭序》已是新变后的体式,其实并不能反映王书“承古开新”的创变轨迹。在几乎所有右军遗迹(摹本或刻本)中,《姨母帖》要数最能表明右军创变过程的书作了。#姨母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