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传说散文红楼归晚

回家过年

2018-02-15  本文已影响59人  逸超A正

年关将近,逢人打招呼都会问我一句:回家过年吗?

回家过年的确成了中华民族一个惯性思维定式,如果有不回家过年的都成了意外。

我就是那个意外!

因职业的原因,即使是父母兄弟同城居住的时候也常有除夕夜不能回家吃团圆饭,何况现在远离父母居住地千里之遥,路途漫漫,关山阻隔。

也因此家里的除夕团圆饭越来越不显庄重了。小时候住乡下农村,那个时候都穷,但在除夕那天祭祀神灵和祖宗都备有三性,以鸡为主性,把鸡镗干净规整白灼煮熟,然后摆放在盘中时鸡头昂立,鸡冠高耸,其他两性一般是猪肉类和鱼类,猪肉多是选择长条五花肉,煮熟沿盘围摆好,然后整个鸡放在盘中端立稳固,鱼类一般选择海鲜金丝鱼,少有用鲤鱼,广东人说鲤鱼燥热少吃,鱼只是去鳃,整条干煎平整,三两条摆放盘中,在贴完春晖、对联、门神等拜祭开始,拜祭中燃放鞭炮,这时候是除夕那天最热闹时分,几乎家家忙碌都在相近时间进行祭祀,鞭炮声顷刻大作,此起彼伏,拜祭完后的三性祭品就用作团圆饭的主肴,自小我就明白神灵吸的是精华人只是吃剩下的糟粕腐肉罢了,可也是难得的一顿丰盛晚餐,而且那个时候年饭家人都是大团圆的,饭席礼数周正。后来一家子都进城了,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父母兄弟各占一处,逢阳历新节及家人生日都在父母家共聚晚餐,逢阴历旧节及祖宗故人诞忌父母都会回老家祭祀,由以除夕、年例、清明、中秋四节为重,家里所有人能得空的必须回去参与,祭祀时没能回来的人名字都要说明代为告罪,当年我远离故土外寻工作父母也为此顾虑踌躇,除夕节父母还是多方催促回老家去,家里一切旧例每年依旧,可是团圆饭常因回老家的人不全,最后又匆匆赶回城里一家子坐齐后开席,有时候忙到很晚才能吃上饭,慢慢的感觉没了旧时所期盼。现在父母兄弟分隔各地,家子里各人各事各异,各有困难各有理由,过年回家就更难大团圆了,回家唯一所愿就是陪父母吃个年饭,以慰藉思念之心,年饭席间缺乏了其乐融融的喜庆。

多年不回家过年了,慢慢的父母也习惯了,通话或视频聊聊,说有困难回不了,父母也释然,我也知道虽然总有家人陪伴父母也会因人没聚齐心里的空溜溜。

父母原所看重的四节因聚少离多,后来唯希望年例节日聚一起。年例是我们家乡传统特色,春节后的两月里每个村子都有固定的年例日子,年例家家欢腾,邀请亲朋好友,大摆延席。家人齐聚,亲朋满座,喜庆满盈是年例的体面,很多离乡游子不远万里也会眷恋而归。有此一节侧重其他的就看逢时巧合了,过年回家也就没那么热切了,特别是要挤趟春运大潮,疲惫不堪的回到家。

家乡春节新年七天,大都是自家人自娱自乐,组织去旅游或逛街游园,或有些象征性聚会,如同学会等,少有亲朋串门,因为各村各家都有固定的年例日子亲朋自发聚集,只有年初二是回娘家的特定日子。我妻子娘家安徽的,早年离的远,没能初二回去,现在离得稍近了,春节期间也回娘家。

现在身处内地经历了多年过年情景,中原地区过年礼数讲究,你来我往客套满满,也徒增负累,特别是饭宴酒文化浓厚,过年几天就是泡酒缸里,还有些聚会时牌桌气氛甚浓恍如赌场,乌烟瘴气,如此过年,好像整天洋溢在节日气氛里,可是多了就令人困乏生厌,甚至怕过年了。

其实大家对过年都有很大的期盼,但是过年确是很累人、很烦心的事,中国农耕社会诞生的节气,新时期也注入了很多元素,而且风俗各异,有时让人无所适从,好好的一大欢庆共聚的好时段也在演变成功利物欲横流的主战场,年味乏陈。

只有家乡的年味还是那么醇香绵长,年例就是各村各乡不同的日子把新年气氛延续,某乡某村固定的年例日子里把年味气氛推至高潮;新年祈福俗例还是那么地道,衣锦还乡光耀门楣的会得到族人赏誉,为生计奔波默默回家稍做停顿的会受到大家理解的安慰,可是无论混成何等都在菩萨和祖宗神灵前流露一致的虔诚,利欲熏过的心重新洗礼,祈求神灵庇护保佑新年更好。

所以我除夕过年没能回家,年例回家也能补缺。不与大家春运添堵,家乡过年的年例节设立体现了祖宗智慧。年例成了亲朋往来的特定日子,减去迎来送往的繁文缛节,同时也体现了礼尚往来的率性纯真。

过年回家,不要太累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