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如若宝玉
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是以宝玉和黛玉的爱情纠葛为主线,展现了一幅封建大家族兴衰直至灭亡的画卷,对封建制度进行了批判,踏破时间,回首那一段缠绵凄苦的情史,一段大家族的落寞史,过去了却也过不去。
初识黛玉,容颜惊艳,明眸皓齿,只是那双眸子却总是含满了泪水。
宝玉,娇生惯养,却也才思敏捷,嬉笑不羁,却也纯真无邪。相见时的似曾相知,宝黛之缘,在相见的那一刹那早已注定。就在这大观园之中,宝黛互相的情愫至此开始酝酿,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上天注定的缘分,却也拗不过贾母的一语定音。
其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位青年尤为鲜活,今天便说说这愚顽小子——贾宝玉。贾家是财富,权势的代名词,可其实有谁知晓,一入豪门深似海,宝玉,宝钗包括黛玉,整日待在大观园里,吟诗赏花,固然风雅,可这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而且整日的限制,使得大观园里的人情感封闭地可怕,越压抑越多,爆发时什么都拦不住。在《红楼梦》中对贾宝玉的判词共有两首。
其一为“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只因锻炼通灵后,便向人间觅是非”。这宝玉本是青埂峰下,没有生命思想的石头,通了灵性,动了凡心,是是非非便纷至沓来。其二为”粉渍脂痕污宝光,房日夜困鸳鸯,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孽偿清好散场。”
是说这贾宝玉本是聪明灵巧的孩子,却日夜在华贵的房子里与女子耽于玩乐,被胭脂水粉所迷蒙了,而失去原有的光泽,须知道再沉的梦也会有醒来的时候,偿还之前的余孽之后,所有的一切都会散场成空。
宝玉正值青春韶华,本应不留恋这人间富贵,勿贪玩去努力读书,考取状元,当大官,扛起贾府的兴衰使命。
可谁的青春不迷茫?家里女眷偏多,他也身穿红衣与平日里与姐妹吟诗对对子,他不明白有何不妥,加上祖母的宠爱,怎知自己身上已经有了贾府兴衰的使命这份重担?宝玉也是“鲜衣怒马少年时,一日看遍长安花”的少年郎。肆意的在旷野里,但他的一腔热血,蒙蔽了直视现实的双眼,浩浩荡荡的哭了一场后,明天又是万里的晴天,前程又将风雨兼程,而后阪依佛门。所以少年就是少年,他们看春风不喜,看夏蝉不烦,看秋风不悲,看冬雪不叹,看满身富贵懒察觉,看不公不予敢面对,只因他们是少年!宝玉便是这样的少年。
青春如若宝玉,可我却嫌他半世沉浮在胭脂水粉里浪费时间。
那便许我如宝玉一般一身荣光步入青年人生的殿堂。
“玩物丧志,其志小,志大者玩物养志。”彼时的少年站在成长的尽头,回首望过去,一路崎岖,却早已繁花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