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不自禁

2022-03-26  本文已影响0人  小镇黄昏

那年我虚岁十九。

冬日的时候,一个寝室,七个男生,都躺在被窝里睡懒觉。

某一个同学有一台袖珍的半导体收音机,我们每个星期天的早晨,听一档音乐节目——《上录音乐万花筒》。八点到九点,一个小时。

这个同学把袖珍的半导体收音机放在了一个碎了内胆的塑料热水瓶壳子里,增加一点点声音的共鸣,听起来更有感觉。

那是一段穷得很快乐的时光。物质生活水平,大家差距都不是很大,都在一个层面内。

某一个冬日周日的早晨,听到了一首歌曲——《十九岁的最后一天》。

我们大家都喜欢上了这个歌曲。或许是因为歌词唱的正是我们这个年龄,所以才喜欢吧。

也知道了这个唱歌的女子,她叫“伊能静”。

如果说,我这辈子有过追星,那“伊能静”算是唯一的一个。

工作后,我买过所有关于她不同版本的专辑与盒带,包括不少重新编辑的合集。

尤其过分的是,几乎买过我所能遇见的关于她的明星画像。

那个年代,市面上的明星画像很流行,大部分的港台歌星的画像满天飞。

我时常出差杭州,回来的时候也经常在杭州汽车东站坐车回。杭州汽车东站旁边有一个大型小商品批发市场。

批发明星画像的店铺,面积超大,地面上堆着无数有一米五多高的,一摞一摞叠在那里的画像。

我问老板,有没有伊能静的,老板指着那成群的画像堆,让我自己找。

并不是一个堆就是一个明星画像。好在从侧面的颜色里也可以分辨出是不同的画像。

于是我就一摞一摞地翻,一叠一叠地拿下来,重新码成一堆一堆。最上面的变成了最下面的,最下面的又翻到了最上面的。

这是个体力活。一摞摞的画像很重。

老板也很好脾气,知道我是零买几张,也不嫌弃我。

于是,我一个人把那么大的堆场上 所有的像片都翻了一个个。

就只找伊能静的。

在西南河街头的某个理发店,发现店家墙上有一张伊能静的画像,是我所没有的。

向老板买,老板不肯,跟他磨。

第二次去理发,才卖给我。五块钱,还是一张缺了一个角的。因为老板用图钉钉在墙上,撬图钉的时候不小心扯了一下。

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幼稚的得可笑。也就是年少轻狂,才这样恣肆得可爱。也算是真性情。

年轻人的情感总是很纯粹。

我喜欢她亮晶晶大眼睛,圆圆的脸,白净的肤色。这就是我喜爱的样子。

那些年,爱华的随身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她的盒带。

但我最爱的一首歌,是那首《亲爱的爹地》。

当年惟只喜欢它的旋律。缓慢,略带忧伤。却不曾太多去思考它的歌词内容。

今年春节前的几天,偶然的原因,又翻起了她的歌曲来听,只是遗憾,QQ音乐里不能完整播放她的歌曲。

但是熟悉的旋律,又令我想起曾经的过往。

而那首《亲爱的爹地》的歌词,是我曾经听了那么多遍之后,第一次去细细辨别其中滋味。

真是再听已是曲中人。

或许每一个人对于自己的喜爱,其实都很固执,不管多少年过去,不管岁月如何沧海桑田。自己心中的喜爱,永远定格在那一抹闪亮的记忆中。

就像我自己,面对这一闪亮,也会情不自禁的失态与破防。

2022/03/26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