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我其实是第一次听高僧讲经,说实话一直挺期待也很好奇。法师的分享主题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开篇老师就以我们看见的书为例,让大家思考"你看见的世界就是世界本来的面目吗",引导大家体会我们认知的世界其实并不等同于世界的本身。同样的山水,在每个人眼中其实都是不同的山水。我们习惯于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喜欢说的开篇语往往是"我以为",而所有的烦恼也都是住在"我以为"中。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我们往往把快乐理解为某个想法得以实现之后的内心感受。所以如果我们的想法没实现,往往就会引起情绪上的或失望或生气。可法师引导我们思考,被我们当做真理的概念难道不是我们人创造出的么?所以这个想法一定是正确的吗?如果你的念头本来就是虚妄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一定执着于某个想法和念头呢?错误的理解世界会带来错误的认知,而错误的认知会带来错误的生活,从而带来麻烦。如果世界是错误的,那我们就不必烦恼。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佛法就是一种哲学,是人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罢了。它不是我先前理解的一种消极,遁世。也非人们一提佛系就是认为的一切都是无所谓。也许人们在精神层面上,总有一些解不了的结。这时就需要一种理论,帮你找到内心的栖息地,毕竟人活着就是一种不容易,小时有小时的烦恼大时有大时的惆怅,只有用心底认同的一种力量去寻求解决的方法才能重新出发吧。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下半场法师主要讲了"分别"就是以自己的观念生活。分别是随缘的,不分别就是不执着。我们说放下是指放下执着,而不是放下对某个概念的用处。然后我又想起经常读到的一句话,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也是一种放下吧,享受当下,享受过程,这样在耕耘中获得内心的平静,愉悦。法师问科技究竟带给我们什么,有人说便利,但我们比过去活得更幸福了吗,更快乐吗,似乎我们更浮躁,似乎我们更焦虑。所以学佛改变我们的心,心即认知。认知的往往是道理而非真理。所以我们不要被它迷惑,心中不挂碍就会有方法。想法是执着的东西,方法是运用的东西。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最后法师说到现实人之最高境界是"和而不同",大同是没有的。那样单调乏味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不要总想改变他人的观念,要学会欣赏有不同的观点。我们能管理的只有自己的念头,无他。管理好自己的念头和情绪就是按照事物的本质呈现。可以用诵经打坐等方法来训练。当我们学会了摄住自己的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就有了智慧。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爱哲学,爱智慧,来瑞的书房持续精进。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