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想的生活 五十四、三个臭皮匠
五十四、
下午又看了两套房,很可惜严峰仍旧没看中。中介蔡阿姨倒没不耐烦,挺爽朗地表示有新房源会再联系他,但严峰自己挺失望。他理想中的房子是有不用太大,也不用装修太好,只要配有基本家电,再带个干净整洁的小院子就行。偏偏乡下地方对院子普遍都不讲究,房屋却是尽可能大的造,房子一大装修再跟上去,价钱肯定也就上去了。所以看了那么多套,合适的房子确实少。
我让严峰别着急,会继续帮他找,他无可奈何地笑着点点头,先回去了。
跑了大半天我也累了,扶着车把慢悠悠地往店里骑,突然想起来之前小老板说有人找我,于是勉强又用力蹬起了车。
等进店里我先放眼扫视全场,只见陶阿姨正坐在桌后刷手机,小老板一副葛优躺的姿势坐在会客处沙发上,另一人坐他对面,样子颇端正,我只能看到个黑色的后脑勺。
陶阿姨放下手机问我:“回来啦!今天辛苦了,跑了一天,那人有看中的吗?”
我先把车钥匙递还给她,然后简要汇报了下这失败的一天,其实就四个字:“都没看中。”那边小老板的呼唤声已经传来:“小桃,到这边来。”我朝他看去,那个黑脑袋也同时转向这边,原来是陈敞啊!
我走过去一屁股坐到柔软的沙发上,再往后一靠,真舒服。
随后和陈敞打招呼,得知他过来没什么事,只是和小老板又讲到咖啡店时,想起我昨晚的若干提议,便想再找我一起聊聊关于咖吧的经营范围。等我帽子围巾都摘了,缓过气来,陈敞便拿出手机,态度挺认真把关于店内客流量的估算和保本消费额给报了一下。看来他昨天回去后又认真做过功课,且在此基础上,他也体会到之前预想的店面模式单靠卖咖啡肯定是支不起来的。
我以前从来没想过开店,但有些事情一旦把自己代入进去,自然就会兴趣大增,便如同玩模拟经营类游戏一样。虽然是陈敞开店,小老板出钱,没我什么事儿,但要问我喜欢在怎样的场景里消磨时间,我还是有点想法的。比如店里的主要产品除了各式咖啡外,还可以有奶茶、果汁、甚至小西点和简餐;如果希望多吸引些年轻客人来,那可以准备点桌游产品和零食小吃;其实开主题咖吧也很新颖,再乱入一些有趣的元素,像时下流行的猫咪、异宠之类。
我一口气说得挺多,有些自己也觉得不太现实,不过说出来也算多贡献一个创意。陈敞边听边记,也不知道他觉得哪些能激发灵感。
小老板最先提出意见:“店里养猫,那猫毛怎么办,都飘到咖啡里去了还怎么喝?万一抓伤人呢?这个不好,有风险。”
“嗯,是哦。”我也觉得这个弊端较多,算了。又想起来一个:“那放绿植怎么样?还可以带着卖卖花瓶,弄个北欧简约风,现在也挺流行的。”
陈敞已经不记了,坐那听着像是在出神,小老板叫他:“哎,你怎么想?”
他抬头看看我们迟疑不定地说:“我本来想搞个类似星巴克那种风格的,但听你说着,感觉画风逐渐就变了,好像是女孩子爱去的那种……可爱型风格。
呃,有么?我扪心自问,觉得还好吧。“其实不是女孩子型,而是把成熟风改成……小清新风格吧,感觉这种风格更易于年轻人聚会。”我说到这里,忽然意识到了这其中的不妥之处。
到底要开成什么风格,其实并不能单单取决于我们的喜好,而是要看目标客户群的情况,这又要结合店址来看,一家咖吧开在居民区还是商业街又或是学校门口,那面对的人群是完全不一样的。加上小镇不大,人口不多,能选的地方有限,所以到底什么风格还真不是我们随便就决定的。
我把这想法一说,小老板和陈敞都闭嘴了。好似一件本来只存在于想像或者随口一说的事,被这番商量弄得越来越真,像是八字有了一撇,可他们还没准备好真正付诸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