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做喜欢的事,过想要的生活,爱自己

感情诈骗:漏洞百出,但还是有很多人入局

2017-08-20  本文已影响0人  寥寥人烟

作者:寥寥人烟

1

法制频道,刚播放了一个张某伪装成“高富帅”,诈骗刘女士70多万的感情诈骗案。

2015年,刘女士在一个红包群认识了张某。

张某经常晒出入高档场所照片,在群里发红包更是出手阔绰。

后来,两人互加微信。

互动中,张某告诉刘女士,家里富有,自己经营一个旅游公司,有房有车。

取得刘女士信任后,张某开始试探性借钱。

从开始的2000元到5000元应急,到后来是几万到十几万。

随后,张某以“父亲去世”、“母亲患病”、“房子过户”、“哥们生病”等等五花八门的理由开口借钱。

不到一年时间,共累计借刘女士70多万元。

后来,刘女士家里有事急需用钱,张某以各种理由不还。

就是在这期间,张某还以各种奇葩理由继续借钱,刘女士也仍然继续给。

直到今年5月份,张某彻底消失后,刘女士才去报警。

2

这样的事实在太多,其实,并无新意。

但是,捋一捋思路,这类感情诈骗都还有一个共同特点:

诈骗者比被骗者自己更了解他们。

骗子一般要符合这样的背景:家境好、生意大、有房又有车、工作闲、挣钱多。

简直就是富豪家的三公子,他们的原型在很多偶像剧里能找到。

为了配合身份,朋友圈晒的是豪车、游艇、美丽的海边、少见的北极线……。

为了真实性,保证有图有真相,出入有豪车,往来有名人,进出是高档场所。

这些都能证明,他就是个“高富帅”。

但你心中唯一的疑问,他也帮你想到了。

还未问,他早已明白,就告诉你,他还单着了。

多完美,就像是刚从电视剧里走出来的男猪脚。

他的世界什么都不缺,就缺一个你。

刚好你的世界什么都没有,只有自己。

大网已经布好,就等你来了。

你开始还有疑惑,多方试探后,信了。

太好了,只要信了,其它都是毛毛雨。

当然,骗子的耐心也没有那么久,迟早要张口。

等时机刚好,感情到位,索钱,或索钱色,自然心甘情愿。

这种骗局,对于花季少女、刚入社会青年,我想说,多提醒。

网上陷阱多,多长心眼,多加注意。

但可气的是这类感情诈骗多发生在有社会阅历,头脑清楚,掌握一定财力的大龄女青年、中年已婚女士、离异女性的身上。

3

既然有社会阅历,而且双商也在线,为什么还能被骗?

到底是骗子太狡猾,还是女人太傻?

在别人放饵时,你试着咬饵,这是诈骗案成功的一大步。

他们会针对你的情况,进行前期投入,变成你需要那类人。

像刘女士,有老公有孩子,手中有闲钱,日子过得也可以,美中不足的是丈夫老实木讷寡言少语,那他刚好满嘴摸蜜,浪漫温柔,深情款款。

如果是大龄又单身,父母催婚紧,身边根本没有合意对象,那这个“高富帅”正好对你也一见倾心,简直不能再好了。

如果想给孩子找后爹,那他刚好把你捧在手心,更对孩子十分喜欢,时不时就童心爆棚。

一旦情感被激起,女人常常心神不属,万物都入不了法眼,钱当然没问题。

正如张某每每开口,理由都特别不靠谱,但刘女士仍然相信,还是会给。

之前有个同类的骗局,靠的就是一身在网上买的警服,诈骗了许多大龄女人。

其中有个女孩让人印象很深刻,骗子觉得差不多,该收线了。

要钱的理由也是破绽重重,但她仍然不怀疑,没钱了就问父母要亲戚借。

犯罪嫌疑人说,“我宁愿她拆穿我,这样就可以彻底断了这根线。但是她没有,因为谎言一旦被揭穿,她更不愿意相信。”

正如刘女士背对着镜头说,“我为他付出那么多,连面都没见到,还是很不甘心的。”

于是刘女士去找他,但张某不想冒险,拒绝不见。

感情诈骗,图色的也有,但谋钱是首位。

4

欺骗者,放着诱饵,愿者上钩;

被骗者,咬到诱饵一直不松口,也是很多人被骗得很惨的原因。

欺骗者一开始吹出五彩斑斓的泡泡,获得信任后,开始借钱,绝对是不见利益不撒鹰。

上钩者正好一心想要抓住泡泡,幻想摆脱现实困局。

但与欺骗者的不劳而获的心态非常不同,她们坚持“付出才有收获”。

这很糟糕。

一开始的感情,就毫无防备,一路走心,牵肠又挂肚,嘘寒又问暖。

后来的投入,又特废钱,真心实意地送,真金白银地给。

一旦投入了感情、时间和金钱,即使很多次发现不对劲,也立即自我否定,不见真身不甘心。

还总会怀疑,“是不是我投入得还不够多?是不是我哪点还做得还不好?”

于是感情诈骗案里就出现了很奇特的现象。

一个是不停地要,死守空手套白狼。

一个是不停地给,认定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内心的贪欲让人执念难放、执迷不悟。

不贪心、不贪求、不贪念,才能解脱。

如果现实让人不满,要相信自己,着手改变。

把生活交给别人,本身就是虚幻一场。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