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聊 || 幸福的浙江学子

2023-07-02  本文已影响0人  YangSiR说

【文 / YangSiR说事-23.07.03


浙江是全国唯一一个“在一个学年中考生可以参加两次高考”的省份。哪一次的成绩比较高,就将其记入高考总成绩。

在咱们浙江,高考的科目一共是6门,其中的“语文”和“数学”只能考一次,而“英语”则可以考两次,然后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历史、(通用/信息)技术”等七科中任选三科作为高考科目,也可以考两次,以两次考试中最好的那次成绩计分。

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孩子们的“高考失误”。如果你在第一次考试中,觉得自己考得不错,那么你也可以选择“躺平”,不再参加第二次考试。你只要认认真真备考“语文”和“数学”就可以了。如果你觉得,等你全部复习完之后,你可以考得更好一些,那么你完全有权利、有理由再考一次。反正,是以“两次高考”中分数高的那一次为准。

听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浙江的考生特别幸福?”高考都有两次机会?

但我想说的是,不只是这一些,还有更令人羡慕的呢。比如,高考采用的“赋分制”。所谓“赋分制”,就是按你的这一门课的成绩,在全省的成绩排名,来给出你相应的分值。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不需要担心哪一门功课因为“太难了”或其他不确定因素,而出现的“不公平”情况。比如,万一“物理”学科太难了,你一道题也做不出来,也可以按照“排名”得到一定的基础分。

解读浙江省的高考政-策,颇有一种“客服”的感觉。“亲,给个好评呗!”这些年来,浙江出台的几乎所有的高考政-策,首先考虑的是“为考生服务”,想方设法让考生考出自己的最好水平。不说别的,光就“这个做法”,我个人认为,值得点赞!

在“浙江高考改革”之前,浙江曾经出台过一个“更过分”的福利。“选考科目的成绩可以保留两年。”一些高复班的考生,甚至可以把第一年自己觉得不错的高考成绩留下来,两年时间里不用再考。而“已取得的那些个‘自己觉得不错’的成绩,则直接计入到第二年的高考总分中”。剩下你需要做的,只需要认真备考其他弱势科目就行。这样的政策,放眼全国,应该也可以算是独一份了吧!

不仅如此,浙江的孩子如果想上“名校”,除了有“高考裸考”、“强基计划”等方式外,还有“三位一体综合评价”。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吧,比如说复旦、上海交大等名牌高校,每年都会拿出一定数量的招生计划,放在“综合评价”里进行招生。通过提前面试选拔人才,所以每年都有学生是被这一些高校降分录取的。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更羡慕浙江的考生了?

其实,对于浙江的考生来说,不管规则如何,大家都是公平的。但是,通过制度的优化,让考生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最好水平、真实水平,不让“失误”而遗憾终生。在浙江,你只管奋力高考,我让你失误最小。有这样的高考政策保驾护航,我想这才是浙江学子“真正的幸福”所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