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育杂谈成长励志读书

读蒙台梭利5:“以儿童为师”【修订】

2019-01-13  本文已影响146人  教坛行走

周日的午后,薄弱的阳光下,真实的头,世俗的脑,伸至阳台外,如小猫舔尾,若小狗伸舌,惬意中显着慵懒,没有想到什么目的,却感觉到莫名的美妙。

工作之余,最近参加了许多的活动,庆典、仪式、报告、婚礼、会议,有主持,有陪衬,来去之间,一切都在寻找,寻找着“意义”,无论主角,哪怕配角,无论主事,也许和者,存在的意义,被需要的意义,也都呈现出来,一切都那么地顺其自然。

岁末年初连轴的繁忙之余,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周末,有了一点属于自己的闲暇,和阅读的闲情雅致,《瓦尔登湖》的语音分享,显然已不可能再是选项,因为那本打开已久的《童年的秘密》,在默默地呼唤。

惬意,需要免打扰来配合,哪怕只是片刻

饶有兴致、断断续续,即将读完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的这一时刻,依然惊讶于自己为什么会打开这本小书?为什么会执着地读下去,并咬文嚼字般地将它读完?

领航班的导师,推荐了那么多的教育专著或与教育相关的书籍,中外皆有,古今兼备。况且,我还有自己的老本行,书橱中那些不断推陈出新的历史大部头,时常无声地对我呼唤,与我对视:来读我吗,跟我对话吧,亲爱的读者!

如今再想起,大致上,可能有这样的一些原因。一是好奇心。于从来没有涉猎幼儿教育著作阅读的我而言,这一领域是全新的,我倒要看看,历史上真正的教育家们,是如何分析儿童和阐述儿童教育原则的。二是可读性。那么多书籍集束堆放面前,带来了焦虑和压力,作为读者,东翻西挑,若无硬性任务驱动,往往会先向可读性强的书籍下手。而《童年的秘密》,虽为译著,却难得地呈现出文本的流畅性,而且流淌着叙事的诗意,每每翻阅,美感迭现。三是可塑性意识的回归。教育,就是对于生命的后天再塑造。教育人最关注的,是儿童可塑性领域和特质的生长。每个儿童,都有其共性,又有其独特性。本书正是揭示了儿童可塑性的一般性规律和特征,又不断地警告教育人在生命的后天塑造中应当注意的禁区和必须放弃的危险想法。

每一个成年,都来自儿童。时常地,蒙台梭利以儿童权利的捍卫者自居,疾呼“儿童是人类之父”。她强调,“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一生,也决定他一生。”

如今的学校,时常所见蒙台梭利或陶行知的忠告,这是给予教育人的警示,需要用心体味,用行动来证明

在第23章《偏离正轨》中,她从神游、心理障碍、治愈、依附、占有欲、权力欲、自卑情绪、恐惧、说谎等方面,详细描述了儿童心理特征的变化,以及与成年人互动生活中产生的偏离。她写道,“当一颗漂泊的心灵无法找到可以操作的东西时,它就会被图像和符号吸引,因这种心理失调受到折磨的儿童会一刻不停地动来动去,他们非常活跃、难以约束,但是毫无目标。”因此,她和团队开发出各种成套的基于儿童和心理研究的教具和玩具,在“工作”中呵护和培育儿童的心智,“工作”陪伴成长。

“教师发现,想象力丰富的儿童和人们想象的并不一样,他们的学习成绩都不是最好的,相反,他们取得的成绩很有限或者一无所获。”这一点对于我们颇有启示,因为在现实的教育工作中,我们时常发现许多的儿童,想法很多,而且往往多不切实际,但是往往与他们被希望指向的学业能力与成绩相去甚远。

“童年时期形成的心理障碍可以伴随人的一生,许多人终生厌恶数学,这可能就是一个例子。他们不仅不能理解数字,而且只要提到数学就会产生焦虑和排斥的心理障碍。”这于这一论断,我本人即是一个反例。高中时代的我,对数学一度痴迷,尤其是对几何的执着美感的热爱,这不但帮助我顺利地跨入大学的门槛,且与我的未来的文科学科历程形成反差,也给我的教育工作带来终生的思考,那就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是学生热爱其从教领域的魅力引导者和顾问,从而证明“亲其师,信其道”的中国朴素古训。这当然也导致,在此后的教育生涯中,对于许多学生厌恶和排斥数学学习的现象的极不理解。在此,对我的恩师、田育民先生致以一生的崇高敬意。

这大概也可以通过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作旁证。具有极度想象力的人们,往往不能从事严谨的、换言之可能是秩序刻板的工作。“许多具有丰富想象力的成年人,在现实中对他们所处的环境只有模糊不清的感觉,而且被他们的感官印象左右。这样的人以富有想象力的气质而闻名,他们没有秩序感,却是光明、天空、色彩、鲜花、风景、音乐的崇拜者,他们拥有一种多情而浪漫的人生观。”例如,你让一个诗人去完成应用公文的写作,又你让一个逻辑思维严谨的学生去朗诵一首诗,同样的都会让人尴尬和违和。

蒙台梭利不断地强调儿童的“工作”。她认为儿童的学习,大部分都是在“工作”中进行和完成的。由此,我们再次回想起也的忠告,“我看见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这大概也就是与陶行知一生主张的“做中学”相似,而王阳明所说“知行合一”,正是学习到达大成的终极理论。“儿童对工作的渴望代表着一种到至关重要的本能,因为不工作他就无法形成自己的人格,‘人是通过工作来塑造自己的’。没有什么事情能够代替工作,无论是爱还是身体健康都不能代替工作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如果这种工作本能偏离了正轨,那么无论是他人的榜样作用还是惩罚,都于事无补。一个人把手作为他的人格工具,以及智力和意愿的表达工具,帮助他掌控周围的环境,通过完成体力劳动来塑造自己。儿童的工作本能证明了工作对人类来说是天生要做的事情,也是我们这个物种的特征。”

蒙台梭利通过长时间的研究,进一步解释道,是成年人的教育和影响,时常使得儿童偏离了正轨,也就是说,儿童本来的成长,自有方向,但是成年人的教育强加,往往使得儿童偏离了本来的方向,这不但带来儿童的痛苦,而且造就儿童一生的不幸。“儿童身上潜藏着未来的命运,任何希望为社会谋利益的人,都必须保护儿童避免他偏离正轨,遵循他的行为的自然之道。儿童是神秘而有力量的,在他身上包含着人类本性的奥秘。”

人与植物的区别,在于帮助生长和寻找合适的生长环境。同事相赠的君子兰,正是暗香浮动,悄然迎接春光

伴随着工作文明的席卷,成年人进入普遍的职业社会,城市化的进程又加强了社会分工和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成年人下越来越关注自身和工作、生活和境遇,从而时常遗忘儿童的教育责任和使命。成年人,尤其是儿童的父母,将儿童迎接到这个世界之后,都忙不迭地将他们交给旁人、职业化的抚养、寄送给学校,儿童从而更大程度,更多时间地离开家庭,失去亲情,仅仅维系这个家庭的,只有亲情的关照和监护的义务。“进入20世纪前,社会完全不关心儿童,只是交给家庭来照管。儿童拥有的唯一的保护就是他父亲的权威,这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罗马法律的遗风。”

    进入学龄之后,儿童往往成为成年人的“工具化”的生命存在,他们被“无情”地托付给学校或机构,时常被迫地参与走向社会化的,高度职业化和学科化的成长之中。人在完成社会化的成长经历之中,难免伴随痛苦和蜕变,如蛹化蝶,若蝉重生。

“然而,儿童不仅仅是在家庭中受苦,他们还不得不忍受社会通过学校强加给他们的苦难。长时间的俯身在书桌前学习怎样读写,导致脊柱压缩和胸腔狭窄,这使他们更容易罹患肺结核;长期在光线不充足的条件下读书会导致近视;长时间被限制在狭小、拥挤的空间里,使他们的身体普遍虚弱。

而他们遭受的不只是身体上的苦难,还有精神上的苦难。被迫学习带来了恐惧、厌倦和神经衰弱,他们变得灰心丧气,天生的快乐被忧郁的心情取代。

一般来说,家庭几乎完全不考虑这些问题,父母只是希望孩子学得越快越好,这样他们就不用在教育上花费更多的金钱。他们对孩子的学习本身并不关心,也不是为了提高孩子的文化修养,他们只是在履行一种需要花费金钱的社会义务,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不过是孩子应该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得一份社会通行证。”

从理性或客观的立场出发,我们从来也都不能断言后天的学习就一定是轻松、快乐的事情。毕竟,有目的的、塑造人的后天学习,从来都是具有挑战性和百般困难的。但是,若不是“从我出发”、基于兴趣特长、“因我需要”的学业和成长,那种学业进程的苦痛,往往也不能入内里门径。现代社会,早已经是终身学习的时代,学习能力比学习知道,学习态度比学业过程,学习目的比学习内容,都显得更重要一份。毕竟,我们不是处在“知道分子”大行其道的时代了,一味的文明传承有意义但不是教育的终极使命,拯救或改进这个社会和文明的,是基于传承的创新和充满积极变化的美好改变。

蒙台梭利无情地批判当时的教育现实,教育意味着限制,呈现出服从,突显了权威,成年人的要求至高无上地屏蔽了、淹没了儿童自身的成长的天性的自由的呼唤。“从远古时期到我们自己所在的今天,教育已经成为惩罚的同义词,教育的目标是让儿童服从成年人。成年人用自己人取代了大自然,用他自己的愿望和好恶代替了自然规律。”

况且,“成年人认为他们拥有惩罚儿童的天赋权利,母亲认为打孩子耳光是一种职责。”他们不由自主地把儿童当作自己的私产,并美其名曰“塑造”或“矫正”,而不去关心这些看似错误或冒犯的背后原因。蒙台梭利显然关注到,在生活之中,儿童权利被侵犯的案例比比皆是。她控诉,“尽管法律上对成年人肉体上的惩罚已经被废除,因为这被认为是一种对人的尊严的侮辱和一种社会的耻辱,但是,还有比辱骂和殴打一个孩子更粗暴无礼的事情吗?人们对这件事情的觉悟无疑是迟钝的。”

虽然物质的进步和技术的改进背后是“人”,但是,作为教育中人,她显然发现到,当社会向前时,人的观念,尤其是传统惯性中经验行事的教育人,却普遍地落在了社会的后面,这真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却又是残酷和事实。“社会就像一列巨大的火车,以令人眩晕的速度驶向某个遥远的目的地,而构成社会的个人可以比作在火车包厢中沉睡的乘客,他们沉睡的良知是真正进步的最大障碍。”

《儿童的秘密》,是一本出版于1936年的著作。想必,当时的蒙台梭利定居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其时,欧洲正处于两次大战之间的“繁荣”,失去理性的人们,以为这是最好的时代,而侵犯整个人类的战争正在或隐秘、或公开地积蓄着极为强大的力量。她看到儿童的权利被掠夺,大批量的儿童被制造为战争的机器和盲从的未来战争参与者。儿童从人类文明期待的“颈部以上的思考者”顿时堕落为“颈部以下的动物”,至于其本来的思考功能和创造性,自有成年人,尤其是“大人物”代为行事。“社会就像一个挥霍祖先遗产的儿童的监护人,成年人为自己花钱,建造他们想要的东西,而显然他们的财富中应该有很大一部分注定是属于儿童的。这一事实天生就于存在于生命本身之中,即使在最低等的昆虫身上都可以看到这一点。为什么蚂蚁要储存食品?为什么鸟类会寻找食物并带回鸟巢?大自然没有给成年人提供这样的榜样——把一切都拿来供自己挥霍,却把后代抛入苦难和不幸之中。至今我们还没有为儿童做些什么,他们只是身体还活着,仅此而已。由于挥霍、浪费,社会才会有对金钱的迫切需要,这时它就从学校里捞钱,特别是从初级学校里克扣,那里可是生命种子的庇护所啊。社会从这些学校里捞钱,是因为没有声音来为他们抗争。这是人类最恶劣的罪行和过错之一。社会甚至没有认识到,当它们这些钱去制造战争工具时将会导致双重毁灭,这种毁灭在阻碍生命成长的同时带来了死亡,而这两者是同一个过错的结果。因为社会没有为保护生命的正常发展做出任何努力,人们已经在以一种非正常的方式长大成人,因此成年人必须组织起来,不是为他们自己,而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孩子,他们必须以儿童权利的名义发出呼吁。”

儿童父母,当然是儿童生命的创造者,虽然这一过程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同时是他的监护人。但是蒙台梭利显然是出于矫枉过正的需要,特别强调地指出:“儿童的父母不是他的创造者,而是他的监护人,他们必须保护儿童并深深关注儿童,就像一个承担着极大责任的人。为了他们崇高的使命,儿童的父母应该让大自然植入他们内心的那份爱得到净化,他们应该努力理解这种爱是更深层情感的自觉表达,不应该被自私和懒惰污染。父母们应该关心当今大量的社会问题,并为全世界儿童的权利得到承认而斗争。”

重新回到蒙台梭利终生的事业,以及她的理念追求,他说“儿童是人类之父”,倡导“以儿童为师”,并且,她和她的同仁坚持地认为,20世纪是“儿童权利的世纪”。为此,她在晚年多次在联合国的讲坛上演讲和呼吁,这大概也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出台的背景之一吧。

“正如爱默生所说,儿童就像弥赛亚,他堕入尘世是为了引导人们重返天国。”

“使人成为人”,“自发性的智能”,“人的创造性”,“协助孩子自我发展”,“有准备的环境”,“给孩子自由”……这些信念或信条,如今在一些学校和教育机构依然大行其道,更多的教育家基于蒙台梭利等历史中思想者的立场出发,正在努力改变着教育的现状,从而实现其伟大的梦想,借助教育人的努力塑造我们期待的未来的主人翁。

蒙台梭利晚年与唯一非婚生子相依。伟大人物,通常超越家庭、婚姻和常识,能母子相依,也是一生幸运

“今日之学校,明日之社会,”这正是与蒙台梭利同时代的美国教育大家约翰·杜威朴实的忠告。

[完]

[注]《童年的秘密》,[意大利]玛丽亚·蒙台梭利著,刘莹译,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第1版 第二部分 第23-30章偏离正轨/心理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成年人与儿童的冲突/工作本能/两种不同的工作/主导本能/以儿童为师/儿童权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