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妞读书#《相助》
记得小学时候的思想品德课上,就有“助人为乐”这么一条。记得我从小就迟钝,对很多东西有着固执而且单一的看法。比如,我会觉得带领自己班的同学和隔壁班的同学在放学后留在教室里一起做眼睛保健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是无论如何都应该被支持的。可惜我当年只有十岁,不能坚持得更久,也没有意识到有些同学离家远,父母会担心。再后来,帮助同学发放作业本,不知道是不是过于积极,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好一顿冷嘲热讽。都说狮子座的人天生就有领导力,却在这种一旦助人就乐不起来的成长环境中被扼杀了。又有朋友思辨地说,“天生的”领导力是扼杀不了的。《弟子规》里有句话说:“道人善,即为善,人知之,愈思勉”。这位朋友宽慰的话,让我又有了丝丝“助人为乐”的勇气。
原来,助人,也是需要勇气的。
就像这本厚厚的汉译小说里叙述的一样。
这本小说我读得很慢,后来即使读完了,也消化得不好。
故事发生在20世纪六十年代的密西西比。那个国度,那个年代,或许我们只能在文学作品中去窥视。
开篇第一章便是艾碧莲照看白人小女孩,而孩子的母亲却像摆脱瘟疫一样地避开自己的亲生女儿,一直到故事的结尾,母女之间的感情还是那么的冷淡。这让我觉得非常难以接受。因为中国的母亲都是完全另外一种心态去对待自己的子女。前些天看了《唐山大地震》。传统的中国女人,思想里刻着对丈夫一家传宗接代的使命感,母亲的角色总是唠叨的,她们有时候又是家里的顶梁柱,有母亲在,就有家。这种文化冲击,对我来说,并不是新鲜事。可有句话说,科学是没有国度的,可是科学家有祖国。换到文学里来,中国的读者,仍旧会觉得,作为一个母亲,无论如何都不该对自己的子女那样漠视。也或许,这跟那个时代背景下,女人只是花瓶一般的地位有关。女人们寻找甚至创建一个适合自己的群体,努力使自己适应这个群体,这是一种追求自由和本体地位的表现。或许这个女人觉得小女儿阻挡寻找自我的道路,所以不喜欢这个女娃。而这个时候,失去了亲生儿子的艾碧莲,对白人女娃的爱,更加被凸显了出来。
而在当时种族歧视的社会中,黑人女仆对白人太太大部分都是抵触甚至憎恨和鄙视的。这点看明尼就能看得出来。可是明尼做得一手好菜,她忍受着丈夫无理的暴力,最终在故事的尾声里辛酸却胜利地把握住了出走的机会。这种带着希望的结尾,或许是对女人们抗争的安慰。也无形中肯定了文学作品的发表对人的激励。艾碧莲是一个经常写祷告的黑人,她写的祷告向来很有效,她会把自己遭受苦难的朋友写进自己的祷告里。而今,还有几个人会在祈祷的时候想到自己的朋友?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们看到雯小姐每次去艾碧莲家里都是冒着很大的危险。种族之间的界限,其实本来是没有的。就像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其实本来也是没有的。只是一些人为了利益,制造出了这些规矩。雯小姐在着手写这本书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在艾碧莲的帮助下,因为月梅事件,得到了12位黑人女仆的帮助,她们冒着自己丢掉工作甚至家人的生命受到威胁的危险,把自己为白人家庭工作的故事讲述出来。由艾碧莲整理,再由雯小姐打出来寄给出版社。在写作期间,雯小姐更加清晰地目睹了自己的爱情和友情的失去。最终,在艾碧莲的鼓励下,她决定去纽约开始新的生活。而雯小姐的母亲在对抗癌症期间,对待女儿的爱情也有一个让人难忘的转变。女性的力量,无论是从生命力上,还是从对感情的把握上,都显示出了一种不可忽视的张力。母亲虽然知道自己面临着死亡,却毅然决然地“决定”活下来,她不能忍受女儿穿着邋遢、不合体,她却也不再逼迫女儿讨好可以带来爱情的那个男人。这种转变,无疑也为女人带来了一种希望。
故事也让我想起了一部电影,讲述的也是与书中同时期的一个女人。有一段镜头让我至今难忘,是当她要为社区服务,去填写申请。每次工作人员都拒绝了她,仅仅因为她的肤色。女人倔强地一次次答题、写申请,你可以从她的眼神里看到她对白人的憎恨和歧视。感情总是相互的。最后,工作人员不得不同意了她的申请,镜头里则是她眼神里的骄傲和坚毅。还有一段故事,是公车司机不允许她上车,女人不得不在夜色中冒着大雨走路回家。回到家后,女人委屈地嚎啕大哭。但与社会抗争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即使女人的丈夫最初支持她,却在后来威胁到家人的生命安全的时候,被逼得神经质起来。他把整个屋子都封闭起来,手里拿着枪,戒备着一切可能的危险。进入家门的原来是自己的妻子,男人被这种危险逼迫得失去了理智。这种抗争,就是一场流血的革命。每当看到革命中有人流血,就相应地会使观众产生悲悯之情。但在革命中的人,恐怕根本顾不得有一种感情叫做“悲悯”。
我们所生活着的时代,是一片平整如镜的大海。我们在海滩上搭着凉棚,晒晒太阳,吹吹海风。有多少故事能吹开我们的心门。有多少人还有勇气帮助别人,而不会因为帮助老人提一提菜,就被看成抢劫。
2010.08.09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