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简书电影院电影漫谈

【影】人之贪,不可说,不可测

2020-04-25  本文已影响0人  子归啼

清明节在家,和先生在家看了一部惊悚片《饥饿站台》,是一部带有魔幻色彩的现代寓言。

影片的设定是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垂直监狱,围绕着一个有正直初心的瘦弱中年男人展开故事。

监狱没有狱警,在无形的规则下,所有的犯人都是凭着自我约束,形成了一个封闭的自治系统。规则并没有在影片中明说,而且通过男主一个个室友说出来的。比如:

1、垂直监狱每层只有两个人住,每天运送食物的平台会经过房间的一次,停留的15分钟就是进餐时间。
2、食物不能留下或者打包,只能在平台停留的时间内吃掉,否则会受到监狱系统的处罚————房间变得极端冷或极端热。
3、食物肯定是够所有人吃的,据说监狱总共只有200层。但男主第一个室友老人说一般到100层左右就没得吃了。
4、每层犯人都会待一个月,一个月后系统随机打乱重新分配。上层的大概率会分配到下层。也就是曾经在顶层享受第一口新鲜食物的人,后面可能要去171层饿肚子,甚至吃死尸!

规则说到这里,惊悚的感觉就出来了。涉及到生存问题,人性便经不起考验,而人的贪欲和自私则在有限的物质环境下表现得淋漓尽致。

男主格伦是唯一一个主动进去垂直监狱的。原本他只用待6个月就可以出狱,但到第四个月,他就挂了————影片最后,死去的老人将他接走,走到一片虚无中了。

对,就是格伦第一个室友,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那个教会格伦在监狱中的生存法则的导师。

原本格伦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因为楼层还不错,他最开始和老人相处得其乐融融,给他念书听,两个人在房间里裸奔,还能交换一下人生故事。但一个月“蜜月”过后,他们就被转移到了171层,不幸的是还是跟这个老人同行!为了不被吃,为了活下来,老人提前绑好了格伦,并声称要吃“活的肉”。

格伦当然做出了剧烈的反抗嘶吼,一方面是对未知疼痛的恐惧,另一方面恐怕是对“朋友”转眼变成“侩子手”的不可置信而生的愤怒。但无济于事,七天后,老人还是割下了他大腿上第一块肉。

而此时,他曾经施以援手的亚洲女出现了。她全程没说一句台词,但却是格伦最为记挂的一个人。每天她会跟随食物站台从头到尾,没人清楚他的意图,但据说是找一个不存在的孩子。

这个不存在的孩子,是格伦的第二任室友,也就是同样天真的女教导员告诉他的。而女教导员的信息全部来自当局————监狱的管理机构。她还说监狱只有200层,食物站台的食物绝对充足,监狱里不可能有小孩子。但是,当第四次调整到达202层的时候,女教导员知道,她的信息不一定都是对的。她服从了一生,却没想到当局编织了一个谎言。那么,当局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只能看观众判断了。

女教导员的世界观在那一刻崩塌了,因为她相信了一辈子的东西。她相信当局的“自治政策”是好的,让人们自发性团结,但已经经过一次生死的格伦告诉她:改变从来不是自然发生的。 

所以,她在171层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并且“出于善意”将自己的身体留给了格伦。格伦肯定吃了女主,不然,他活不下去!但在饥饿引起的意识涣散时,他感觉自己和老人越来越像。他也同样吃了死去的室友,他开始说老人的口头禅“这么明显…”,他同样对第三任室友的热血表达了不屑一顾的嘲笑。

但,他和老人都是不同的。他还具有起码的同理心。会帮助亚裔女子,会想改变监狱的食物分配原则,会想千方万计保护“信号”到达厨房管理层。

说到这里,其实我并没有太理解,为什么一个没有吃完的甜品就成了“信号”?他们要传递的信号是什么?监狱的人已经开始自发有序分配了吗?这个点子是监狱的黑人大哥(导师级)提出来的,但似乎没什么用。因为电影穿插的厨房镜头中,一个厨师长拿着蛋糕中的头发在质问工作人员。显然,他们并不关心底下的人想传递什么信息。或者说,他们已经被训练得只专注提供饭食,保证饭菜质量,不用关心旁事了。

另外一个疑问是,小女孩真的是存在吗?按照最后的情节。格伦和黑人都受了重伤,按理说应该处于意识模糊的边缘了。他们把信号给小女孩吃了,然后格伦带着女孩到达平台最底层。女孩最后会跟着平台返回第一层。

电影在极速向上的平台中结束,男主最后应该是死了。整部电影,用吃影射了人类的贪欲。看到每个人面对食物那种夸张的饕餮模样,真的好像看到了魔鬼。看完不禁想:监狱搞那么好的伙食干嘛?用盒饭一人一份一模一样的不就行了吗?

而以前看过的好片子《盲流感》《千与千寻》无一不是选择用吃、食物来折射人的贪欲。在一个失去健全社会功能的体制下,影片中的人都开始暴露出自私和丑恶的一面。人之初,性本恶,需要后天的教育和行为规范才能让人行善。

古人提倡“慎独”,意思是在一个人独处时也能有自我克制和自我约束,实在是人性的美德。

二更别君去三更得清名,四野云俱黑吾心火独明。慎独的境界,心向往之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