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是的,我切换了赛道!
昨天结束了为期一个月的NPA训练。有了系统性的概貌,收获了大量的信息。也不得不说,限于时间的压缩及学科海量的知识,培训部老师更多点到为止。作为这个领域的新人,可想而知,我们的忙乱和忐忑。但是,老师一再强调“市场是最好的老师”。让我们走出去,进行3-5-3去认识市场,去市场当中学习。是的,我们对于产品的条款还不能很好的解读,观念也不是游刃有余的传达给客户,但是我们手上的产品是经得起考验的!
最近的时间,我一共和十个人聊了保险这个话题。其中,五个人是很要好的同学、同事。感谢他们的配合,听我这样一个新人聊保险,也有朋友出于支持我转行,要签个小单,我没有应声。可能,我想要大单,或者更多的是我没有很好的和他们把这个话题聊透彻。刚刚才十余人,就让我有了太多感慨,目前市场大概是三分天下。
【一、有保险意识,一堆分红保单】
两个朋友手中个人保单都是四份以上,但是以分红为主。或者重疾保障捆绑寿险,自己也不清楚买的是什么,保障是什么。根本就说不上来,想想系统学习之前自己也是属于这类人。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尴尬的状态呢?源于我们的医学常识匮乏、财商知识匮乏,这两项都是通识教育的部分,可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几乎没有。立足当下,国内的就医资源相当紧缺,供求关系十分严峻,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协和医院、儿童医院、阜外医院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及家属。一位成熟的医生培育时间成本至少8-10年;医疗技术不断更新,价格很美丽;更多的有效治疗依赖的是进口药物,目前市场中约有19万种药,医保药是4000种,占2%。空气、水、土壤、食物,整个生物链在不停的变化,太多疾病无法明确病因。重疾发病率是72%,且趋于年轻化。北京市目前的平均寿命在81岁左右,说明医疗技术有很好的支持。但是,需要有足够的钱来做长效健康保障。(门诊、住院、身体调养、休养,据统计后期的疗养费用是治疗费的3倍)
保命,保财,哪个优先?
【二、提起保险,就关闭心门】
银行、保险、证券是金融的三驾马车,为什么提起保险,大概有50%以上的人就立刻警觉,关闭耳朵呢?说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小区楼下超市老板、便利蜂店长,我昨天大概每人聊了十分钟左右,亮牌我现在做保险,顺便做了个市场调查。今天,我再遇到两位的时候,很明确对方的心理活动是疏离的,让我不禁内心想笑。
银行—是个保险箱,当然让老百姓踏实。但是,银行的逻辑是拿到钱之后借给有投资渠道的人(更多是富人)去赚取利差;
证券—是一种很好的投融资方式,作为个体是主动投资,我个人是建议每个人都要去认真学习这一部分金融知识,给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当然也要输得起!可以翻看近100年的纳斯达克指数变化。标准普尔的调查,正向成长的家庭,这部分占家庭资金池的30%。
保险—利用费差、利差、死差,三差赚取利益。对于生命中不确定的意外、疾病的费用进行风险保障,是防范一辈子的钱不至于被掏空。会有两个极端场景。第一,足够有钱,花得起,这里可以参考巴菲特、李嘉诚,他们都是世界级的富人,他们对于保险一直关心的是保障够不够;第二,这一辈子身体都很好,没有意外、疾病光临。目前的数据是,每分钟就有七位患者被确诊为肿瘤。可以这样设想一个场景,北京市目前3000万的人口,玩手轮游戏,每分钟打七发,敢不敢玩?
保险,是从15世纪末就开始了,距今有五百年左右的历史,是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是为了保障人生不是负数!其本质上是有商业规则的社会共助!为什么国内是这种状况?缺乏基础教育!缺乏保险知识!很遗憾大多数人也没有兴趣去真正了解,每天疲于生活,很像忙碌的蜜蜂,但没有雷达。也是曾经的自己。
【三、有自己的信仰,人生已经画上句号】
一位在超市卖花的姐姐,佛教信仰8年左右,20分钟左右,很深入的交谈,我一直在提问、引导。过程中她说到了自己的人生已经画上了句号,随时可以接受失去生命。断断续续聊到了片段信息,家庭不幸福、对社会也觉得不公。以我目前的见识和心力,我只能很遗憾的说她选择了逃避和妥协,其实生活是有很多方法的,不要害怕。在可能的情况下,提早规划,不要被旧有认知、假问题裹挟自己。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世界,我看到了他们太多的纠结、矛盾、盲目、自我封闭以及逃避。。。
社会在发展,技术在进步,生活方式会更趋于人性,也会更文明,
生命不会很完美,很丰富,
however,
只要你想,会比当下更丰富和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