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舞台
妇人擦了擦汗,担子在她的肩上上下起伏着,疾行的同时她不时看看挑着的篮子里的两个孩子。一名老者路过,捻着胡须对妇人哈哈大笑道:“莫道当今无天子,都将天子担上挑。”她未加理会,却记在了心上,当作对眼下境况的一种安慰。在她还未出嫁时,虽世道不宁,但家中日子还算过得去。一日大雪纷飞,一位名叫赵弘殷的河北人路过她家庄院时,为避大雪,暂居门下,不想却被她的父亲老杜看上,将她嫁给了赵弘殷(《东斋记事·卷一》)。此后她为赵弘殷诞下数子,次子赵匡胤,三子赵匡义,也就是篮中的两个小毛孩。
上述故事发生在一段光听名字就觉混乱的五代十国的后期。虽多半是杜撰,但它的背景却可供借鉴:一是其时战乱不断,百姓四处逃难;二是群众对能带来统一安定的真命天子尤为期待。
赵匡胤后唐天成二年(927年)生于洛阳,据说他出生时满屋都是红光,体有异香,整夜不散,身上还有金色,也就是象征天子的颜色。这一年,耶律阿保机在北方建立的辽国的第二任皇帝——辽太宗耶律德光——开始执政。辽天显十一年(936年),耶律德光帮助早有异心的后唐将领石敬瑭灭掉后唐建立了后晋。作为帮助的条件,石敬瑭需认小自己十岁的耶律德光为父,同时,割让包括今北京及河北一带的幽云十六州给辽。用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长城被辽国纳于境内,这就相当于把进入中原的大门钥匙给了契丹,契丹对中原的威胁便一直挥之不去。是年十岁的赵匡胤,还不知自己晚年的心结此时就已结下了。
赵匡胤长大后,容貌雄伟,认识他的人都认为他非普通人。一次赵匡胤与好友韩令坤在土屋中下棋,却听得屋外麻雀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惹人心烦,赵匡胤怒而起身,欲收拾麻雀,韩令坤随其后。谁知,噪声虽没了,但随着轰隆一声,背后的土屋却倒了。韩令坤大惊,赵匡胤却大笑,随后将一只被他射死的麻雀掩土埋了。
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少骁勇,善骑射”(《宋史·卷一》),曾在与后蜀交战时,被流箭射中左眼,但他反而愈发骁勇,一举大败后蜀军(有些像罗贯中笔下的夏侯惇)。或许是受英武的父亲的影响,赵匡胤亦喜好骑射。但练武并非赵匡胤志向所在,二十出头他便四处闯荡。漂泊无依的赵匡胤曾住在襄阳的一个寺院里,恰巧碰上一个能识人料运的老和尚。不知和尚是想打发赵匡胤走还是真的看出赵匡胤的过人之处,他给了赵匡胤一些路费,对他说出门往北走就对了。
按老和尚的嘱咐,赵匡胤出门一路向北,碰到了正领兵征李守贞的后汉枢密使郭威,也就是后来的后周太祖。郭威对赵匡胤的一生影响极大,他收赵匡胤至帐下,可以说,这才是赵匡胤人生的真正起点。赵匡胤也极为信服郭威,随他学习了较多本领,就连取得皇位的方式都在模仿他。
乾祐三年(950年)十二月,郭威谎报契丹入侵,自己率军御敌。军至澶州,手下将士倏尔哗变,请郭威自立为帝(“扶拥威请为天子”《旧五代史·卷一百三》)。次年,郭威正式篡汉称帝,建立后周(五代十国之后汉、后周等国号,当时均无“后”字,后人为与其之前的“汉”“周”等加以区分,方加上“后”字)。郭威在位仅四年便去世,皇后之侄柴荣(周世宗)即位。
柴荣新立,建都太原的北汉以为有机可乘,引兵来犯,柴荣御驾亲征。与北汉军战于高平时,未战几回合,后周右军将领樊爱能、何徽等便领军逃窜。世宗见情况危急,亲自带兵冒着箭雨上前线督战。随军出征的禁军宿卫将赵匡胤大喊:“皇上已如此危险,我等下属岂有不死战的道理”(“主危如此,吾属何得不致死”《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一》),世宗怎能想到喊出此等感人肺腑之语的人数年后将给自己的妻儿带来怎样的影响。赵匡胤身先士卒,不惜性命,将士亦深受鼓舞,在张永德、马仁瑀等将领的配合下,大败北汉军。本与北汉约好一块打后周的契丹,也一溜烟地撤退了。
高平之战后,樊爱能能数十名将领被处死,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在世宗面前盛赞匡胤之智勇,赵匡胤被提拔为殿前都虞候。 后周显德六年(960年),世宗北征契丹。行军途中,世宗拾得一块木牌,上写有“点检作天子”。此牌的出现,定是人为设计,明显是想让当时的殿前都点检张永德身陷困境。由于此后赵匡胤做了殿前都点检,很难不让人怀疑。但张永德又与李重进不和,高平之战后,张永德曾告世宗李重进“潜蓄奸谋”(《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一》),因此李重进亦嫌疑非小。正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偶然与未知,才使得它神秘又耐人寻味。若真是李重进所为,则他的本意虽坏,但却做了历史的推手。
回京后,世宗以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代替张怀德,但不久,抱负远大的世宗也因病离世。不满七岁的柴宗训即位,即周恭帝。五代时常有君主被推翻的情况,如今幼帝柴宗训即位,更是“主少国疑”。 这年十一月,河北的镇州、定州传来急报:北汉和契丹又打过来了。朝中慌乱,小皇帝直哭。宰相范质、王溥一时没了主意,或许想到当时幼帝新立,敌军来犯合乎情理,故未调查情报之真伪便仓促遣当时的殿前都点检、检校太尉、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率兵御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