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的前半生》所看到的五条揭示
01
《我的前半生》成为当下的一部热剧,才播放几集,公众号又被刷屏了,千篇一律不外乎教导已婚女性时刻不要丢掉独立,要保鲜,要上进。不得不承认,中国女性是这个世界上一直忙着学习后天价值观的女性。
对这些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文章,很抱歉,总是会过目就忘。但总觉得有些哭笑不得,真觉得中国的女性累得很。
单身吧,被教导着时时刻刻不忘提升自我价值,从外在仪表到内在修养,总有目不暇接的指南摆在那里。恋爱吧,又被教导着要观察对方谈吐穿着细节来确认是不是对的人?结婚吧,继续被教导着处理亲密、亲子以及婆媳妯娌等各种关系。
不得不思考,到底是中国女性的可塑性强,还是中国女性太没有自我了?中国女性的价值观到底是被经历改变,还是被别人的几句话或是几篇文章改变的?
当下,许多热播剧的受众大多是女性,但凡涉及到婚恋、出轨、婆媳、育儿等之类的主题,明明男女性都是其中的参与者,但被教导的对象总是女性。而传输出这些价值观的又往往都是女性自身。
而男性呢,继续关注他们的体育频道和财经频道。对于需要共同营造家庭的美好氛围的指南和建议,他们视而不见,也不乐意去看,更不用说共同学习。
这就是导致女性看多了这样的剧或文,或多或少比伴侣成长得快,继而越来越不满意对方的种种举止。当下中国式家庭的矛盾是,男性的生活态度满足不了女性的精神成长。
我想解决这个问题,大概就是要新生代的妈妈们将自己的儿子从小就培养成体贴平等的绅士吧。
02
我看完亦舒的原著,三伏天的时节,却觉得内心拔凉,活脱脱的人性揭示。师太的笔锋真是犀辣,举重若轻地就剥落掉亲情爱情友情以及婚姻的美好外套,剩下千疮百孔的内里。
揭示之一:高估自身价值,实际上自身的能力、贡献却与价值不相匹配。
唐晶是罗子君二十多年的好友,她每次调侃罗子君的话极其刻薄,但无疑像是一把不锈钢手术刀,刀刀剜着罗子君一团坏死到麻木的腐肉,直到露出森森白骨。
罗子君为了她最后的尊严同意离婚,在唐晶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月薪微薄的工作。然而,罗子君对此不满,觉得自己毕竟也是个大学生,怎么就不能跟唐晶做同样级别的工作,领同样的高年薪?
唐晶也老实不客气地回击她,如今一抓一大把大学生,而她又被宠得五谷不分,事事托大,又没有任何的工作经验。如果不是看在她的面子上,别说月薪四五千,就是二千都找不到。
唐晶之所以是个头脑高尖精的白骨精,是因为她花了十五年的时间争分夺秒地工作,赤手空拳搏斗着,其间的刀光剑影和惨烈,罗子君一个十五年来养尊处优的人拿什么来比?难怪唐晶口气不善。
当罗子君与女儿谈话的时候,她的女儿无论从表情还是口气,都表现出了对母亲的不屑。她诉苦,当全职主妇也很辛苦。
女儿马上反驳她:“我不觉得你辛苦啊,你除了喝茶逛街,也没有做什么。家里的工夫有萍姐和美姬做着,过年过节有祖母和外婆过来帮忙,我们的功课有补习老师补习,爸爸自己能照顾自己。妈妈,你做了什么?”
罗子君气急,脱口而出道:“我生了你们两个孩子。”女儿更加不屑,回应她是个女人都能生孩子。
这种心态别说是家庭主妇了,大部分人皆如此。自视甚高,能力不足又抱怨壮士难酬。只能把话说得如此赤裸刻薄,让人避无可避,才承认确实如此吧。
03
揭示之二:对家庭和孩子的好,并不一定会获得他们的感激。获得家人和孩子尊重的前提是成为一个榜样。
罗子君年轻的时候也跟着史涓生吃过苦头,日子渐渐好起来后开始养尊处优。但她依然是个尽职尽责的妻子和母亲,一切以丈夫和孩子的需求为首位,尽所能地为这个家付出。
她安然享受这份回馈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史涓生却理直气壮地出轨,并指责罗子君不关心他。曾经她的美好,如今落在他眼里全成了厌恶。
还有她的孩子,忽视掉母亲生养的辛苦以及教育的心血,数落母亲的不长进,从心底看不起母亲。
罗子君自问不曾亏待过他们,也不曾做错过什么。只是因为运气好,渐渐过上安乐富裕的生活就变成了被指责和数落的对象?那为什么丈夫和孩子也同样过着这样的日子,他们就理所当然毫无罪过了?
原来人性的薄凉竟是如此残忍,没有利用的价值,连至亲也是无法包容的。直到罗子君靠着这份薪水微薄的工作渐渐活出自我,被生活逼迫得像陀螺不停旋转的时候,他们才对她开始友善起来。
别人都说她变得有生机,变得漂亮年轻了。只有她知道,这样的改变并不是快乐的。她的自嘲也不是别人所以为的幽默,而是对生活的无奈。她的骨子里还是渴望回归安全乐土,做个安安静静的美女子。这就是她为什么依然毫不犹豫选择回归婚姻,嫁给一个富足的男人的原因。
在罗子君努力养活自己的日子里,前夫对她刮目相看,孩子对她崇拜有加。只是因为,他们又看到了她的价值,即她活成了他们的榜样。
她是欣慰的,但是这不是她想要的,只是被迫成为这样的女性。因而她觉得自己的中年是哀乐中年。只怕罗子君依然觉得迷惑,难道当全职主妇真的就是个不上进的选择?
04
揭示之三:利用得到就拜高,利用不到则踩低。
罗子君还没离婚的时候,她的母亲对她温言温语,处处把她夸上天去。但凡缺金少银的,莫不是伸手向她要,代价无非就是说两句好听话。
罗子君被离婚后,她的母亲担心的不是女儿的心情和生活环境,而是她以后的生活没了保障。在她的亲朋好友里,只有她的母亲并不希望她过得好。
她言辞凿凿,肆无忌惮地判定,罗子君离婚后不会找到更好的归宿,也没有能力养活自己,只有死路一条。要女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管抓住史涓生的钱,哪怕被抛弃,也要死皮赖脸地抱住他的腿不放。
如此也就罢了,在罗子君独立后过得风生水起,却只够养活自己的时候,她的母亲竟然跑到女儿前婆婆跟前数落自己女儿的不是。只是因为,女儿不肯屈尊伏低将就这段惨败的婚姻,让她再也没地方捞取便宜。
当罗子群将姐姐再婚,将嫁给一个富裕的好男人的消息告诉父母的时候,她的父母并没有为女儿感到高兴,而是直接损她年纪大了也不好好安守本分,别生了孩子搞得家庭关系更复杂,还落不得前婆家人的喜欢的话。
其实,这样的母亲在现实生活中也不少。她们生养女儿并不是因为爱,而是因为想迫不及待地去利用。因而,她们不会在乎女儿的幸福,更不会把女儿当做人来尊重。一旦女儿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产生冲突,她们软硬兼施,不惜露出最丑恶的嘴脸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欢乐颂》里樊胜美的母亲如此,《我的前半生》里罗子君的母亲亦是如此。女儿对她们而言不是亲人,而是能利用时就拍拍马屁索取的愚蠢人,不能利用的时候就踩踩尾巴的可怜虫。
好在罗子君最终看透她母亲的阴暗,并没有像樊胜美那样,没脸没脑地倒贴,还连累到身边的恋人和朋友。
05
揭示之四:经济自由即是底气。
我觉得,原著里的唐晶比电视剧里的唐晶人设更真实和更有底气。
在别人风花雪月和小鸟依人的时候,唐晶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职业。十五年专注于职场,在人生规划上也好,人情世故上也罢,她的成熟和强悍不仅能给自己安全感,也能给爱人和朋友安全感。这种不动产的财富,并不是每个女人都能获得,因而才难得可贵。
十五年的寂寞耕耘回馈给唐晶应得的车子、房子、地位和经济自由。她是理智和清醒的,有人总爱说,爱情也好,婚姻也罢,太理智和清醒了反而不好,所谓水至清则无鱼嘛。
我相信,认同以上这条理论的大多是姿色和能力都平平的女人,而有能力和底气的女人根本就不屑这个说法,比如现实版的唐晶或是安迪。
安迪从容淡定地回应包太太关于结婚的想法,她坦言结婚还要清算各自的家产,签订所谓的结婚协议。你看,但凡有本事和底气的女性,无论职场还是感情都是有明确原则的,而不是含混不清。
再说唐晶,她前半生积累资本,后半生回归家庭,她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是清醒而明朗的。亦舒花在唐晶婚恋上的笔墨并不多,借助罗子君的角度侧面谈到,唐晶恋爱去了。简单一段描写莫家谦的穿着举止以及和唐晶曲高和寡的对谈便肯定了两人在物质以及精神上的登对。
唐晶决定结婚也很爽利,放弃高薪高职的工作也果断,跟着丈夫移居澳洲生活更是二话不说。当罗子君长途电话打过去,兴奋地告知唐晶自己即将再婚,并问起她的感想和近况的时候,唐晶的回答真实中肯,最令人动容的是她的那股底气一如当初。
她解释起当初没有第一时间告诉罗子君自己结婚的打算并不是瞒着她,而是觉得这事委实不值得张扬。还说,挺着个大肚子很疲累,虽知生活无非如此,还是这么做,所以觉得内心愧疚,精神痛苦。
看似悲观的这段话,却是从容自在的心境。因为无论生活给她怎样的境地,她都能够承受。大概唐晶人到中年时的心境便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把自我、婚姻甚至人生看得通透,但依然参与其中。
支撑的前提自然是因为有一颗历经荒凉和繁华后的强悍心脏,更是少不了充裕的金钱。
06
揭示之五:爱情注定在婚姻中稀释,更多是各求所需。
我又回头看了原著的最后一章,突然发现,罗子君最终的追求和回归并没有预想的那么糟糕,反而很感人。
很多人表示不喜欢亦舒给罗子君安排这样的结局,无非是从一个坑跳到另一个坑里,中间的职场生涯不过是个花絮,太令人失望了。
讲真,我也是猜到了开头和中间,却猜错了结局的感觉。可是,原著里很明确地表示,罗子君对于万千人给予的新评价并不快乐,所谓的生机、年轻、自信,不过是被生活逼迫的。实际上,她心里没有一点安全感,满满的不过是沧桑感。
可是对于一个离过婚且有两个孩子的中年妇女而言,她没有勇气再去将就另一段糟糕的婚姻。更何况,对于罗子君这个对生活物质有要求,对感情看淡的人而言,倘若再婚也只是以物质和舒适为首位。
翟有道求婚的时候,罗子君坦言没有喜悦,而是如释重负,好像她终于又重新踏回到土地上。她需要这种安全感,但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条件的不匹配,所以只能结婚。她也了解翟有道是个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因而她就付出他所需要的。
前半生,她或许都活在了别人对她的期待里,哪怕是在职场自力更生的这些年,也不过是活成了别人对她的另一种期待的样子。只有她决定嫁给翟有道的那一刻,她才觉得活成了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有安全感,但又不必再担起相夫教子的责任,而是两人舒适相处到白头。
这便是婚姻中的各求所需,哪怕是唐晶和莫家谦这对珠联璧合的夫妻也是如此,罗子群和洋人老头凑合起来的婚姻亦是如此。现实生活中,每一对夫妻的婚姻本质皆是如此,只是甚少有人愿意承认,或者能够意识到。
不能说罗子君对翟有道没有爱情,更多的是信任。她爱他,但是爱也有很多种。我是第一次意识到,如果将婚姻里的爱局限于爱情,那这世上大概没有几对夫妻能够白头到老吧。只有将爱情稀释成其他的爱,比如理解、感恩和各求所需的信任,婚姻才会放松和容易那么些。
最后,我之所以觉得罗子君结局感人的原因是,她勇敢地丢掉别人贴在她身上积极的标签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哪怕这种生活又将引起一众人的鄙夷和不满,她也不在乎。
就如现在许多人低估了全职太太的价值,一味鼓吹不惜任何代价创造条件做个职场女性。没有经历过狼狈生活状态的人,真的无法感同身受地替对方考虑,甚至对于有此类经历的人提出的异议,依然是高高在上地反驳。
包括我自己也觉得已婚女性只有工作才能在价值上保持跟进。我依然保留这样的想法,但更能包容和理解全职太太们的选择。
无论全职还是职场,两者之间并不分上进落后与否,有的只是权衡。其次,遵从内心比做出任何的选择都需要更大的勇气,都值得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