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走乡村记录《17》~昆阳坡南古街

2018-10-15  本文已影响0人  曾开黄

      2018.10.14.星期天早上五点在昆阳长乐公园集合晨走美丽的坡南古街。平阳健协万昆健走队一行30几个健友一起晨走坡南古街,虽然天公不作美也抵挡不住健友们热情积极的心情,冒着绵绵细雨走完古香古色的坡南古街。昆阳最老公路(西马路)保存着原来的古马路,古老的城楼(通福门),茶亭关帝庙,师儒牌坊,古民房,平塔等古迹。

            始建于西晋太康四年(公元283)的平阳已有1700多年历史,县城昆阳有一条被称为“两浙咽喉、八闽唇齿”的坡南古道,连接浙闽南北,曾是军旅商贾必经的通衢大道。唐宋以来,宽3.5米、长1440米条石路面的坡南古街,店家商铺毗邻,文人墨客流连,是人文鼎盛之所在。

坡南古街的一头是通福门,另一头叫坡南埠头。这条锃亮的石板路上,曾有过道家始祖葛洪、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的足迹……近代则有过刘绍宽(近代学者、教育家)、苏步青(数学家、教育家)、张鹏冀(书法家)、吴景荣(学者、外语教育家)、马星野(著名报人、曾任台湾“中央日报”社长)、杨玉生(温州现代医院创办人)等的身影……

古塔合影 通福门合影

      我迈着轻快的脚步,踏上坡南古街的第一道门“通福门”。它是平阳古城的象征,气势非常雄伟,美观又端庄,是现存惟一的古城楼式的建筑物。抬头望去,印入眼帘的是横梁上的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通福门”。通福门下两旁设有石凳,供南来北往的人歇坐;整个石结构的基础和拱门,造型精致,可以看出当时人民的智慧。

师儒牌坊合影

      师儒侍养”牌坊位于平阳县坡南街带谷桥上首,面南而立。它是为坡南人郑思恭而立。故亦称郑思恭牌坊。

古民宅留影 师儒牌坊 古民房

        继续沿着一条小河往里走。河水清澈见底,连水底的石子都粒粒可数,水中还有许多游动的小鱼。这条小河把两岸的居民隔开,由于小河的阻隔,人们必须要用小石桥把两岸连接起来,都是清一色的青石铺成的。一座座石桥分布自然,错落有致,于是这里就有了石桥群。河水在石桥下欢快的流淌着,奔向远方。

驻足留影 大夫殿古井 继续前行 健协姐妹花 争做女旗手 红旗迎古塔 玉树临风 快乐健走 独手摘塔 走进乡村 平塔 古道靓影 女旗手 面向未来 坡南古街口 古香古色 金黄稻穗 古桥合影 稻香飘万里 古桥 一望无际

摄影师:李高标老师

部分照片提供:曾开黄,彭宁宁等健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