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低学习效率走出来
文:萧理查德
01
互联网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其中一个明显的改变是它大大降低了我们获得信息的成本。
因为这样,我们每一天所吸收的信息是1986年的5倍。
这是不可思议的数量,相当于一天读174份报纸。
有人可能会认为,信息吸收等同于知识增长。
然而,不幸的是,事实并非如此。
在各项研究中也证实了我们吸收了更多的信息,却没有学到更多的知识。
简而言之,我们成了低效能学习者。
02
话虽如此,我们能够通过有意识地吸收信息和借鉴最佳学习路径的实践经验,逆转这种低效学习的趋势。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步骤,帮助我们成为更高效的学习者。
1. 集中学习单一主题
因为获得信息的成本降低了,很多信息都是随手可得。
这无形中会让我们变成什么都想学。
以其每件事都学,倒不如选定某个主题,集中阅读、关注与之相关的内容。
深究会让我们可以将新的信息建立在已知基础上。
所以第一步就是选定学习的主题。
然后沉下心来学习,而不是什么都关注。
2. 建立及纳入大脑框架
我们的大脑有许多框架。
框架扮演着大脑内部建筑的角色。
它创建了不同的房间,容纳我们所接收到的信息。
根据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说,人们按照框架对信息进行分类。
模式或框架通过一种结构化的、可重复的方式将新的信息与我们已经知道的信息关联起来,帮助我们记住新的信息。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依靠直觉来理解新信息。
当我们专注在学习某个主题时,我们大脑会很明确在大脑里建立相关的框架。
任何与这主题所吸收的信息就能放置大脑框架中,加深我们对这主题的理解。
3. 深入阅读
每当我们阅读到与主题相关的内容,我们就往所创建的框架进行内容填充,优化现有理解,并将新信息与已知相联系。
不要今天读与这主题相关的内容,明天学习与另一个主题相关的内容。
我们追求的不是多少个框架,而是每个框架里的内容有多少。
4. 定期整合学习内容
在我们所索取的信息之间可能会有“空间”。
我们可以找出这些“空间”并寻找相关的信息把它们填充。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对新信息做整合。
整合包括要根据已知的信息去理解新信息。
它不同于总结,在整合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自身的想法去提炼出重要内容;而总结仅仅是对信息的简要复述。
练习这种技巧的一种简单方法是问自己:“我从这篇文章中得到的主要结论是什么?”
5. 专注于复习、思考
除了学习,我们还要给自己时间做复习和思考。
一味地吸收信息不一定是好事。
新信息会扰乱之前获得的信息。
只有在专注于复习、思考时,我们才会找到新信息和旧信息“和谐共存”的方式。
03
我们毋需沦为海量博客、视频、社交帖子,甚至书籍的受害者。
它们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却不给我们信息。
即使得了信息,也不一定对我们的知识体系有帮助。
下定决心成为一个高效的学习者吧!
简书:萧理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