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该不该内卷?

2023-04-25  本文已影响0人  Stillwaterzy

这学期开始4岁多的幼儿园小娃开始有作业了,从她开始学写数字、认汉字我就开始有点焦虑...不是焦虑娃学不会,而是焦虑她因此产生“我比别人差”的无助感。因为我自己想清闲、觉得天天做我俩的一日三餐很累就把她早早送去了幼儿园,现在她跟着中组的进度走,在认字和数学方面就总是显得落后别人。

最开始她回家跟我提起过几次,由于认字慢中午最后一个去午休,还因为写数字慢或者写得少被提醒要放学补作业...虽说老师也并没有太严苛的执行,但多少让她对写数字和认汉字有了一些抵触情绪。她回到家我更不敢给她加小灶让她去学了,只能宽慰她...告诉她现在学不会不代表以后学不会,学不会是因为她没到学会的年纪,等她再长大一些肯定要学会的。

考了几年的教师资格证,对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理论也都了解一些。每个孩子个体发展具有差异性、还有与年龄相关的各种敏感期也都不尽相同,尤其是像这种知识性的学习,不仅仅是和记忆力相关,还与孩子的天性以及身心发展阶段有很大关系。虽然女儿对数字和认识汉字方面不太敏感,但她的语言表达以及对色彩的敏感度还是可以的,包括平时陪她读绘本,发现她特别喜欢大百科之类的知识,各种动植物以及生活习性特点总能引起她的兴趣。

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内卷已经悄悄席卷而来,原以为只是在北上广,谁料已经逐渐蔓延到了18线小镇。有段时间着实焦虑,甚至想给闺女办休学,让她玩一年休整一下再上学,也只是先想想算了。

后来我去看了一部纪录片--《了不起的妈妈》,对内卷有了新的看法,也不再那么焦虑了。片中的妈妈们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也都挺鸡娃的。对了,首先她们也都是很优秀的妈妈们,差不多都是鸡娃妈妈中的一流妈妈。她们鸡娃哪些方面呢?记得有个男娃6岁能做简单的饭菜,早起自己煎蛋热牛奶,作业也都是自己负责,外出自己准备东西带着背包,生活自理能力让人叹服;还有几个学体音美特长的,表现出来的坚持和毅力也让人非常感动。竞争是残酷的,但参与竞争的过程却能让一个人的人格得到极大的历练;片子里的孩子们都挺优秀的,在各个方面都表现的比较出色,也有个别孩子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但是父母也都为他们长远做好了打算。

再回来想想自己,我们普通人到底要不要参与内卷?应该卷哪些方面?以及有没有为孩子的长远做过打算?如此一想便跳出了眼前的焦虑怪圈,我只需要关注女儿的内心,不会产生挫败感、也不要对接触的知识产生抵触就够了,社会瞬息万变,这一代的孩子们未来要吃哪碗饭还真的说不准呢!

所以现在我又放平了心态,不再纠结于眼前的小事,不再让孩子陷入完全没必要的竞争当中。她只需要做自己就好了,才四岁半,甚至整个小学以前都是玩耍的年纪,我们的小时候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所以,拒绝内卷不要焦虑减少内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