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日——读《诗经·吉日》
吉日维戊,既伯既祷。田车既好,四牡孔阜。升彼大阜,从其群丑。
吉日庚午,既差我马。兽之所同,麀鹿麌麌。漆沮之从,天子之所。
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儦儦俟俟,或群或友。悉率左右,以燕天子。
既张我弓,既挟我矢。发彼小豝,殪此大兕。以御宾客,且以酌醴。
译文:
戊辰吉祥日子好,既祭马祖又祈祷。田猎车辆已备齐,四匹雄马壮又高。驱车登上大土丘,驱逐群兽快快跑。
庚午吉祥日子好,打猎马匹已选齐。寻找野兽聚集地,鹿儿成群堪称奇。驱逐漆沮水边兽,赶到天子射猎区。
遥望原野漫无边,地方广大物富有。奔跑慢走野兽多,成群结队四处游。都要赶到天子处,乐得天子显身手。
我们弓弦已拉开,也已把箭拿在手。一箭射死小野猪,奋力射死大野牛。野味拿来待宾客,共吃佳肴同饮酒。
这是与《车攻》主题基本一致:周宣王同诸侯狩猎。《车攻》是从周天子角度去叙述,场面恢弘壮观,从狩猎准备、狩猎中和狩猎后,万事皆完备。而《吉日》是从另一种角度去详细叙述。
两首诗歌都是用赋言来叙述的,《车攻》首先强调准备工作,而此诗直接提到狩猎日期,“吉日维戊”和“吉日庚午”,《左传》记载狩猎分别又称为“春蒐、夏苗、秋狝、冬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则禁猎,安萌芽,养幼少;夏则毋害五谷,毋大田猎;秋风萧瑟,天地肃杀,与天同猎;冬则破冰求鲤,以祷丰年。所以戊辰日和庚午日都是冬季中最合适的时机。
“吉”,甲骨文字形是上古时代盛食物的叫作"豆"的高脚碗上堆满了祭祖供神的食物的形状。
这"吉"字下面部分的"口",在上古可以表示台阶、神座、供桌、门槛等的意思。把满"豆"的食品放在供桌上,这就表示家有吉庆之事的意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能够担此重担的只有祭祀宗庙,“既伯既祷”,像出征一样,狩猎前需要向上天神灵对天气地点等方面来询问,并且向马祖来祈祷这次是一场愉快的狩猎,能够获得丰厚的猎物。如《车攻》一样,“田车既好,四牡孔阜”和“既差我马”也提到了狩猎前的充分准备,有车,有马,但仅此而已。
“升彼大阜,从其群丑”中的“升”及“从”,”“兽之所同,麀鹿麌麌。漆沮之从,天子之所”中的“从”,“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儦儦俟俟,或群或友。悉率左右,以燕天子”中的“瞻”、“率”及“燕”,这一系列动作详细地叙述了整个狩猎的过程,这是不同于《车攻》的内容,若说《车攻》是天子角度来叙述,那《吉日》就是臣子角度,并且这些动作的发出者正是狩猎的参与者,他是周天子的臣子。依照狩猎礼仪,臣子主要驱赶猎物来让天子去围猎,因此这些更是驱赶的过程。“天子”是谓,而非“君子”,“天子之所”“以燕天子”,小小的细节就透露了臣子对王命的绝对服从,对君王的无上尊崇。
光有语言是远远不够,忠诚的臣子还会用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所有心意。“既张我弓,既挟我矢。发彼小豝,殪此大兕。以御宾客,且以酌醴。”技艺超群的他,用力张开弓箭,奋力射击,获得小野猪,还希望有更大的猎物为君王献礼。诗歌就停止在这里,言有尽而意无穷,真正的情感在诗人接下来的狩猎行动中不断升华,也在我们读者想象中酝酿。
全诗通过这些有条不紊的叙述,占卜、问吉、排兵、布阵、射猎、燕享,做的一丝不苟,庄重又热烈,可以为天下表率。但在叙述中又不乏情感的积蓄升华,或是一个称呼,或是一个心理变化,总之不失诗歌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