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水墨艺术新锐——陈朕水墨艺术鉴赏
陈朕,1988年生,山东邹平人。现居北京,水墨艺术家。2012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著名现代水墨艺术家刘涌先生,当代著名书法大家张旭光先生助理,致力于中国当代水墨艺术、书法艺术研究与创作。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艺术机构关注并收藏。
展览及奖项
2012年•第八届“德艺双馨”中国文艺山东赛区青年组三等奖
•“新青年”全国大学生书画艺术优秀作品展(北京)
2013年•举办 “上善”当代水墨个人展(昆明)
•马来西亚艺术博览会(吉隆坡 马来西亚)
2014年•“水墨新锐”当代水墨青年艺术家提名展(北京)
•全国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上海)
•“水+墨”实验水墨作品个人展(山东)
2015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香港)
2016年•深圳国际当代艺术青年展
2017年•“兰之韵”张旭光师生作品展(北京)
•“梦在丹青”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北京)
2018年•“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展”综合材料作品《中日友好医院》获一等奖(东京 日本)
回到水墨
文/陈朕
艺术与哲学、信仰一道照亮了人类世界,我们的先人创造了宣纸、毛笔、墨,天地赋予了至柔至善的水,一切取之于自然,而归于自然。水墨艺术在黑与白中酝化了几千年,我们整个文化圈基于古典文明的,有着完美的传统经典。当我们回头看时,任何时期的艺术似乎都达到了完美之境地,不管我们再有天分再多么努力,都难以企及那个心中的完美。艺术和哲学有一定相似之处,都有着“追究终极”的特性。所以在艺术和哲学里谈进步都是可笑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如何表达内心最真实的东西以及这种艺术表达是否对现有艺术史的突围和建构具有价值。
中国的书法、绘画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它的生成与发展根源于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所产生的易老庄儒禅的哲学思想文脉。在当今工商业科技文明背景下,信息时代、网络时代飞速发展,我们享受着科技带来的红利(其实从宇宙观来看科学是人类奔向灭亡终点的指明灯)。一百多年来,传统文化断层中西文化碰撞,水墨艺术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主流艺术中占很大比重的是礼品画、应酬画、大众水墨画,其大规模、高规格的宣传,市场价格随官位级别头衔升降而升降,大量资金流入书画市场领域,市场似乎在做一轮又一轮的“击鼓传花”游戏,吹捧一些没有价值的艺术家,艺术家在这个巨大的肥皂泡中跑来跑去,希望捞上一把,只可惜“画”落谁家谁是输家,没有收藏价值,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因为他们不具备学术地位。代表一个时代的艺术一定是那个时代最具创造性和学术影响力的艺术现象。
艺术无新旧无对错,只有真伪之别,抄袭老的笔墨,表达别人的感情,这样的就是伪艺术,这样的笔墨就等于零。(朱振庚语)所谓传统,亦无传统;传统亦创造,创造亦无固定相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法无定法、相无定相,乃为至法至相。艺术无法、无名、无相;有则碍眼、碍手、碍心。大艺术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 对传统的理解,每个人都不一样,“传统”是一个多义词、复数词,但大多数人理解浅薄,把“传统”使用为一个单数词,概念化的认知套在传统上,在传统中受益的是启发,反之在传统中失足的是模仿。中国的传统远不止限于笔墨,总想着跟笔墨较劲,绞尽脑汁在图式形式上变化突破,忽略了自己内心最真实最朴素的情感,实在可悲。甚至笔墨只是传统这条长河上的一座桥。禅宗讲,河看似流动着无固定相,其实是永存的,而河上的桥看似实相,实相非相,是暂时存在的,我们怎么只能专注于某一座桥呢?
回到水墨,回到艺术本身,回到艺术的本体去探讨艺术,中国当代水墨确实是一种与中国传统关系密切,并在世界当代艺术中有自身独立立场的艺术形式。我从不固执地埋于案头画近千年来某一家某一派的山水花鸟鱼虫,解构笔墨对形态的描绘,让水墨和情感、生活、时代发生关系。艺术不是描写,而是表达。我关注的是身边的人和事,关照自我精神和现实世界的关系。中国艺术史、西方艺术史是我构建自己、突围自己的参照。水墨对我来说,是观察世界的方法,是艺术表达的媒介,也是精神世界的呈现形式,水墨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之中。在不停的学习、思索、追问中,进入所谓的现代水墨或当代水墨形式中探索,是我内心自然而然的方向,活在当下必然宣泄活在当下之情感,画出表达内心符合时代的作品。作为一个当代艺术家,对现实世界和自我精神的关照是必不可少的,珍惜个体的感知与真实情感,以鲜活的生命感悟生活,感悟时代,感悟生命本质,从而寻觅到心性的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真正的进入当代,活在当下。
从事艺术创作很辛苦,总是要给自己找麻烦,对自己总有疑问,甚至怀疑自己所做的一切到底有没有价值,不断否定自己,确实很痛苦,如果放弃对自己的批判,就无法前进。所以说艺术家还是应该活在自己营造的精神世界里,要有自己独立的艺术品格,这也是一个艺术家必须特有的艺术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