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开低走的五世君王:从嘉庆新政到嘉庆中衰
原创首发微信公众号:fw-notes
嘉庆是爱新觉罗氏入关以来的第五代皇帝。
这个时候,清帝国承平已久,经过康雍乾三代君王孜孜不倦的建设和装潢,大清疆域辽阔,统治稳固。嘉庆的爸爸乾隆晚年自号“十全老人”,“盛世”二字也充斥在大臣的奏章和帝国的宣传机器中。(相关文章:这盛世,如乾隆所愿吗?)
这一天,勤政的嘉庆接到了大臣洪亮吉的一份奏章。阅读之下,嘉庆大为震惊,内心充满了愤怒、惊恐,也有一点茫然和委屈。他握着朱批之笔,微微颤抖,不知该如何批示。
这份奏章就像它的作者名字一样,极其的大胆辛辣。
奏章写道:今日大清国的政治败坏已经百倍于十年二十年前,大清王朝已经滑落到悬崖的边缘。整个国家风俗卑下、赏罚不明、言论不通、吏治腐烂,各省官员贪者十居其九;天下大乱,指日可待。问题的根子就出在你爸爸乾隆身上,现在历史把这幅重担交给你,重整河山,但是你的新政过于仁柔,惩贪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抓的都是撞到枪口的倒霉蛋,整个监督体系已经失灵。
这份奏章能出台,固然和洪亮吉自身的风格有关,他敢于直言的个性在前朝就闻名遐迩,最重要的因素还在于嘉庆执政后发动新政,一些正直的大臣受到了鼓励,所谓恨之切,其实在于爱之深,他们仿佛看到了帝国焕发生机的希望。
公元1799年农历正月初三,太上皇乾隆驾崩。之前嘉庆虽然当了三年皇帝,但权柄依然掌握在他爹手里,他自己也很自觉乖巧,小心谨慎地维护太上皇的权威,除了脸上挂着微笑,从不对朝政发表评论,更不会指手画脚。所以,这个时候,大家心目中嘉庆还是一个面目模糊的形象,但是普遍觉得他是一个温和稳健平易的君主,老皇帝虽然走了,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动作。
其实,嘉庆在三年里心急如焚、忧心忡忡。乾隆后期的贪腐成风、朝政混乱他时刻看在眼里。政治腐败、民众困苦引发的白莲教起义迟迟无法荡平,乾隆如此精明的人居然也妄想依靠咒语来咒死起义军。
太上皇故去的第二天,嘉庆就迫不及待地发动了他酝酿已久的新政,意图拉住大清这架下坠的马车。
首先,是一道令朝野震动的谕旨,免去军机大臣、九门提督和珅的一切职务,令其去为太上皇守灵,初八下令逮捕和珅,宣布对其进行审查,仅仅十天之后就公布了和珅罪状和定性结论,赐其自尽。
康熙诛权臣鳌拜,周密策划了四十九天,而嘉庆的这场战役如此迅速干脆,一出手就显示了不凡的力量和手段。
嘉庆也许的确不喜欢和珅,但和珅并不是嘉庆的政敌,嘉庆扳倒和珅是其深谋远虑的政治需要。嘉庆看得很清楚,朝纲混乱、贪腐成风,这一切都有一个标志性、节点性的人物,就是和珅。通过诛和珅,一来宣告新政开始,二来刺破贪腐之网,三来树立个人权威,可谓高屋建瓴,充分显示了嘉庆的政治智慧。
第二,颁发了一系列谕旨,扭转奢靡浪费浮夸之风。皇帝的随行仪仗减半,皇后妃嫔不得同行;禁止大臣进贡古玩字画;当时有一块巨大的玉石正从叶尔羌(今新疆、中亚一带)采解入京,嘉庆下令“一接此谕,不论玉石行至何处,即行抛弃”,令人目瞪口呆,此谕旨一下子树立了嘉庆简朴勤俭的个人形象。
第三,“求直言”。打破乾隆晚年刚愎自用、拒听谏言的氛围。
第四,掀起反腐浪潮。和珅时代大部分的省级官员被撤换,打杀了一批大老虎,如湖南的布政使(近似于现在的分管财政和民政的副省长)、云贵总督(近似于现在的集省委书记和军分区司令一身的人物)。
第五,采用新办法对付白莲教起义。在组织上,首先通过惩办军队的贪污和人事调整,建立了较强的后勤保障体系;其次,改变了前期因为愤恨一味追击的策略,改用“坚壁清野”“剿抚兼施”的手段。终于在嘉庆七年(1802)年彻底取得胜利。
战胜白莲教起义,标志着嘉庆新政结出了鲜艳的果实。一时间,清新的嘉庆新风引发了朝野的一片赞扬,大家内心充满喜悦,盼望着这位举止高贵、宝相庄严的君主带领大家走上大清复兴之路。
(嘉庆估计是清朝皇帝中最上相的一位)
洪亮吉的奏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
但这份表面激烈,实际充满对大清热爱的文件引起了嘉庆的高度警觉。这不是公开诋毁努尔哈赤以来大清取得的辉煌成就吗?大清的历史不容割裂,否定了乾隆和嘉庆,也就变相否定了列祖列宗;大清官员的主流是好的,怎么能说贪者十之有九呢?这不是典型的吃大清饭,砸大清锅吗?大清的天下难道一团漆黑吗?社会上居然出现了这样一股思潮,彻底否定大清的政治成绩,其意图就是否定爱新觉罗家族统治的合法性,难道要回到朱明的邪路上去?
从这份奏章开始,嘉庆逐渐停下了新政的脚步。
为了回击“全面否定派”,嘉庆带领宗室和重臣重新走了一遍满族的龙兴之地,隆重祭奠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陵墓,一路认真观摩学习,在先祖们用过的简陋的桌椅、皮鞭前,嘉庆久久驻足,面容凝重。
实际上,新政也难以为继了。本来,他以为杀了和珅,整个朝政的贪腐之网的死结就打开了,谁知道贪腐之风稍事收敛后,一浪高过一浪,大有超过前朝的势头,甚至出现了新的特点和势头,比如说贪腐者由大官蔓延到小吏,各级政府机构中冒出了大量的“临时工”,这些人散布在民间的各个利益关口,如吸附在牛马身上的吸血蝙蝠一样。
面对这么多的新情况、新特点,加上人口问题以及深刻的财政危机,嘉庆帝其实已经束手无措了,一开始,是连篇累牍的斥责、咒骂和抱怨,后来就是深深的无助无力感,但是他受到的皇家教育和责任感让他不敢放弃,他也在思考,最后他的结论和选择是-----
祖宗们雄才大略又吃苦耐劳,祖制都是良法,目前的问题正是因为庸碌的官员沉溺私欲,不遵守祖制,同时放弃了祖宗们艰苦奋斗的精神。
他亲笔撰写了《宗室训》,每个皇家成员人手一本,要求大家努力学习,认真改造,定期测验。遇到朝政难题,第一件事就是翻阅皇家记录,看有无旧例。
新政就这样遁入了旧制,而且变本加厉,一切事情都要在旧制中找到范例才能操作复制。
史书中本来应该有的“嘉庆中兴”变成了“嘉庆中衰”。
不过嘉庆是个好人,他可能是清朝皇帝中政治品德、私德最好的一个。洪亮吉上了那样一份奏章,在雍正、乾隆时期,百分百的死刑。但嘉庆只是将他发配到新疆,洪氏关在刑部大牢的时候,他特地打招呼:对读书人不可动刑。
原创首发微信公众号:fw-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