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班·一年陪伴营悦目娱心简友广场

先秦小记05/09II玉石的发展

2022-09-05  本文已影响0人  晓风知非

中国玉器的艺术发展史上的两大高峰分别是红山文化(距今五六千年)和良渚文化(距今四五千年)。它们是南北方玉器艺术的代表,把史前玉文化带入了一个辉煌的年代。

红山文化有两只“神兽”,其中一只叫作玉猪龙。它的头部就占了整块玉器的一半之多,再加上一对大耳朵、扁平的嘴巴,尤其是鼻梁上那像是褶皱一样的纹路,和我们日常见过的猪哼哼叫时的样子非常相似。红山文化的另一大神兽“碧玉龙”(也叫C 形玉龙、猪嘴玉龙),人送外号“中华第一龙”,是中国目前时代最早、体积最大的龙形玉器。

良渚文化遗址中挖掘出的玉器有玉壁、冠形器、琮、玉镯、柱形玉器等诸多样式,最引人注目的是玉琮王。大家发现几乎在每一个良渚文化玉琮上都有一种神人兽面纹。

为什么古人要把玉石设计成这样呢?因为渔猎是那时候的重要生产方式,这些动物都是他们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从河姆渡到大汶口,野猪的驯化饲养是中国远古民族一大特征,在原始人的思维里,万物有灵。当他们发现很多动物拥有人类所没有的能力,比如飞翔、游水,这种神秘的力量就被放大了。弱小的原始人希望借这些力量来抵抗灾害,获得更多的食物,于是就有了动物崇拜,或许某种动物还成了某个氏族的图腾。

从出土的这些玉石上,我们可以看出,古老的人类不仅崇拜比自己强大的动物,原始人把崇拜对象也指向了最捉摸不定的上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